第A06版:社区新闻

培训党员干部1.7万余人次,收获的4万余斤粮食、果蔬用于扶贫帮困

洛社建先锋农场锤炼“三水”干部

  本报讯 近日,惠山区洛社镇百余名中青年党员干部来到先锋农场,卷起裤管走下水田,感受农民弯腰插秧的辛苦。“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劳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服务群众的自觉性,争当受群众欢迎的‘三水’干部。”先锋农场负责人说。

  “晴天一身汗水、雨天一身泥水、早晚一身露水”,曾经是洛社镇老一辈农村党员干部的真实写照。2017年,洛社镇党委建立了先锋农场,作为全镇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并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来农场开展劳动实践,在挥洒汗水中体悟艰苦奋斗精神,所有劳动收成全部用于扶贫帮困。“乡村振兴工作从农民中来,到农民中去。基层干部就好比插秧人,干着最接地气的工作,接触着最朴实的村民,也只有在干实事中才能与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镇党委负责人说。

  改革开放以后,洛社镇党员干部带领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建设,涌现了一大批“晴天一身汗水、雨天一身泥水、早晚一身露水”的“三水”干部。他们迈开双腿下基层,深入车间地头,在劳动中听民声、访民情,成为带领广大群众发展致富的“领头羊”。多年来,洛社镇也先后获得“中国乡镇之星”“全国第二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以及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群众文化工作先进镇等荣誉称号。

  近日,在第三届先锋农场插秧比赛现场,来自该镇的党员干部左手抓秧把,右手栽秧苗,体验“面朝水田背朝天”的艰辛。没过多久,刚才还是一片水光的稻田就披上了“绿装”。据了解,镇党委每月排出劳动计划,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根据劳动任务记好工分,每名党员干部每年应完成不少于20个劳动实践工分。同时,镇党委还在先锋农场建立了薪火广场、思廉园、田间课堂,为党员干部提供一个静下心来读书学习、思考工作、梳理思想的场所,并通过举办党委书记讲党课、组织生活公开课、村(社区)书记论坛、中层干部论坛,组织开展各类劳动竞赛,在党员干部中营造出比学赶超的浓郁氛围。

  “培育‘三水’干部是洛社镇党建工作的一个优良传统,希望通过先锋农场,让更多的‘三水’干部脱颖而出,担当起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顶梁柱。”镇党委负责人说。目前,该镇已建立了镇机关、镇属单位、村(社区)、“两新”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及青年党团员五支先锋志愿服务队,划好劳动责任区,定期到先锋农场参加劳动实践。截至目前,洛社先锋农场累计开展劳动实践活动260余次,培训党员干部1.7万余人次,收获大米4000余斤、蔬果4万余斤、菜子油600余斤,惠及百姓5000余人。(陈军 顾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