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杨
在2019年3月27日召开的江阴“千企大会”上,一组数据描述了江阴丰富的创新资源: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分别达到33.4%、43.9%,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84家,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482家;全市双创计划人才66人,人才总数达到36.5万人;拥有诺奖得主研究院6家、院士工作站51家,累计获批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研发机构350家。
数字刻画的新时代江阴产业经济创新活力在中国无锡创新创业大赛的舞台上得到了印证,越来越多的江阴团队和企业在赛场上秀出实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就创新创业梦想的新篇章。
以赛为媒,“大手”牵起“小手”
从承办“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和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地方赛,到2018年独立举办赛事,吸引来自海内外400多个团队及企业竞争角逐,继首届科技创业大赛成功举办以来,无锡已连续两年举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并对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成为目前全市规模较大、层次较高、影响力较广的创新创业赛事。
“参加这样的比赛,对江阴的产业转型升级、招才引智具有重大意义。”江阴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比赛的过程中,江阴依托民营经济发达优势,发挥龙头企业作用,通过产业链的纽带将龙头企业与创新创业者形成“大手牵小手”的机制,帮助“后起之秀”对接市场资源,“创新创业者能够源源不断地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形成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不仅如此,在创新创业这个“强磁场”作用下,金融机构能够充分发挥资本快速推进的作用,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强劲的发展动能;政府职能部门、创业孵化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能够不断拓宽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助推创新创业企业快速成长。
该负责人表示,与去年大赛报名情况相比,今年的项目数量更多、质量更优、技术更精、定位更准。目前,江阴地区已有74个项目和企业注册报名,审核通过有资格参赛的团队或企业达到56家,还有部分企业正在紧锣密鼓填写报名信息,力争赶上报名末班车。“通过大赛,我相信,能够看到一批有情怀、有技术、有梦想的创业者,同时收获一批有创意、有潜力、能转化的创新成果。”
赛事彰显江阴“高新”实力
智汇江阴、创业高新。在中国无锡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上,江阴高新区是一抹不得不提的亮色。近年来,江阴高新区突出推进创新创业服务的能力,不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加大科技金融扶持力度,为构建本地众创众扶平台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使得一批优秀项目和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在2018年中国无锡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中,来自江阴高新区的江苏济冠通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电化学微电解水处理项目,从400多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以行业赛第一名的成绩闯入决赛,并最终喜获大赛初创组优胜奖。据悉,该公司专注于环保水处理行业,其研究开发的电化学微电解水处理项目,致力于解决工业循环废水和民用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并可同步解决除垢、杀菌、防腐防锈等问题。
江苏济冠通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能够拿奖,在江阴高新区科学技术局有关负责人看来,实属意料之中。他告诉记者,2018年,江阴高新区出台多项鼓励科技创新创业的优惠扶持政策,并成功举办“智汇江阴 创业高新”第一届江阴高新区创新创业大赛,推荐参加此项大赛的6个优质项目全部获奖;推荐参加无锡创新创业大赛的31个项目,其中17个项目成功晋级行业赛,1个项目获得优胜奖。经过长期淬炼,江阴高新区已蜕变为孵化未来的科技创新高地。
如今,江阴高新区更是以双创大赛为契机,吹响优秀创业项目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充分释放政府和投资机构的科技金融资源,在资本助推下,促进创新创业“更上一层楼”。
优化双创生态,释放科技活力
在高手过招、资源汇聚的大赛平台上,一大批优秀创新创业者竞相登场,有海外归来的精英,有走出校门的学子,也有在实验室里潜心研究的专家,虽然他们有着不同的经历,但站上同一个擂台竞技时,却共同缔造了创新创业大赛的盛事佳话。
2016年,第四届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赛在宜兴环科园举行。35个从全省3700家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代表着江苏新能源和节能环保行业顶尖水平的项目展开了激烈的搏杀。江苏飞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江阴企业参赛,经过重重比拼拿到了晋级省科技创业大赛总决赛的门票,并凭借“高度洁净的泡洗式洁具”项目荣获大赛三等奖的好成绩,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
曾经历过企业破产的失败,也曾经历过300万元研发经费付之东流,背负沉重债务的无奈,最终凭借技术创新让企业起死回生,在全国总决赛上大放异彩,飞慕生物负责人史春龙感触良多。“江阴市创新创业的氛围和各级领导的办事效率以及对创业企业的各种支持和关怀,令我非常感动。”史春龙告诉记者。作为江阴市330高级人才引进项目,2015年,江苏飞慕生物受邀参加江阴市首届“创赢未来”全民创业大赛斩获一等奖,成为江阴市重点培养的明星企业,并给予了企业有力的支持。
这只是江阴市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推进双创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江阴市委、市政府优化提升“产业强市”“科技创新”“暨阳英才计划”“企业减负”“资本经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推行网上审批和一站式服务,不断拓宽高层次人才“一卡通”服务内容,以全天候、无条件、不打折的“店小二”“急郎中”服务,为广大创新创业者营造了充满活力的创新氛围和开放共享的创业生态。
眼下,江阴正在以开放、协同、融合的姿态升级双创平台,为各地优秀项目注入江阴双创生态新活力、装载江阴科技成果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