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生活周刊·消费

科技含量日增、服务更重品质……

锡城消暑市场 开启“清凉”模式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眼下,不少商家开始重视“消暑经济”,以清凉、消暑为卖点的产品和消费项目又一次进入销售黄金期。上周,备受瞩目的无锡融创文旅城正式开业,清凉的水世界和雪世界成了锡城市民消暑纳凉的好去处。随着人们的消暑需求越来越旺盛,消暑的方式也愈发多元化。那么,锡城市民如何度夏消暑?与其相关的消费市场情况又如何?

  “智能”消暑商品热销

  当下,智能降温水杯、凝胶冰坐垫、冰凉贴等一些网红“消暑神器”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在新吴区国际创新园工作的陈婷最近就买了一款智能降温水杯,她感觉在夏天很实用。“夏天我爱喝冷水,这款水杯只要将煮沸的水倒在杯盖中凉一分钟左右就能喝了,很方便。”记者在某购物网站搜索“智能降温水杯”,发现其销售较为火爆,某款售价99元的智能降温水杯月销达3000多笔,是时下风靡的消暑商品。

  随着天气的转热,各种饮料、棒冰等产品成为许多消费者消暑的首选。在锡山区华夏南路上的一家超市内,记者采访时发现,有不少消费者正整箱购买棒冰和汽水。家住毛岸家园的赵女士一口气从超市搬了两大箱凉茶。“我喜欢喝凉茶,夏天喝凉茶能祛除体内暑气,还特别解渴。”赵女士笑着说。该超市的导购员对记者表示,自从天气热了之后,各类饮品的销量直线上升。“我们店6月份各类冷饮的销量比5月份增加了近三倍,像是冰激凌、棒冰这一类比较受小孩子和学生的欢迎,而碳酸饮料和啤酒是年轻人的最爱。现在冰啤酒的销量最好,很多男士一买就是好几箱。”此外,西瓜、哈密瓜等水果瓜类和苦瓜、黄瓜等蔬菜瓜类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在梁溪区永丰路上的一家水果店老板告诉记者,与前段时间相比,现在解暑水果销量明显增加,如西瓜、甜瓜这些应季水果,价格也不算贵。预计到7月中旬,葡萄、提子也会迎来销售旺季。随着气温上升,也有不少市民选择在网上下单。据某新零售平台的数据显示,线上订单中最受欢迎的三类商品,水果、饮料、冰激凌,均有超50%的增长。

  “网红”书店:纳凉看书两相宜

  如今,随着城市业态的更新迭代,很多市民会选择到书吧、茶吧等新兴场所进行“文化消暑”。在“网红书店”——海岸城字里行间书店一隅,一位年轻妈妈正陪着孩子看绘本,她告诉记者,书店清凉,让人感觉很惬意,而且书的种类多、更新速度快,孩子喜欢哪本可以马上买回去。“在这里既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又能体验亲子互动的乐趣,所以有时间就常带孩子来。”记者了解到,该书店不但提供丰富的书籍,还提供松饼、蛋糕和冰激凌等食物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外,店里还会经常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受到不少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同时也拉动了书籍方面的消费。

  在炎热的夏天,游泳是许多人喜欢的一种消暑方式。昨天晚上,在体育公园游泳馆门口,记者看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这里游泳。家住西水东的顾先生正在一楼服务台为孩子咨询办游泳卡的事情。“在这里办游泳卡性价比较高,而且我们住得也很近,暑假带孩子来这里学游泳很方便。”顾先生表示,他准备给孩子办个学生卡,游泳10次只需要200元。游泳馆内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放暑假的原因,现在每天来这里游泳的人相比上个月大大增加,为此他们专门增加了救生人员。“现在晚上和周末来游泳的人比较多,所以建议市民选择上午或者中午游泳人数较少的时段来游泳。”

  消费产品趋向多元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提升,关于消暑市场的消费呈现出升级的态势,更便利的消费方式、更健康的饮食和饮品,更个性化的出游项目,都是人们度夏消暑的新选择。

  针对消暑市场的消费特点,市经济学会的一位专家表示,消暑消费在全年消费中占据着重要份额,其消费模式有着一定的发展空间。“现在‘消暑经济’还在发展初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消费方式将越来越多元化。天气的转热,让市民白天不愿意出门,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夜间经济’的发展。当下,不同的群体对于消暑的消费需求也不尽相同,比如城镇居民的消暑消费大多是休闲型消费,而学生、教师群体的消暑需求就比较旺盛,我们对于老年人的消暑需求应给予更多关注。”该专家还建议,商家们应该抓住夏日消暑这个商机,不断推出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消费项目,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与此同时,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选择正规的产品和项目,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及时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维权。

  (小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