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气温节节攀高,市民的用水量开始增加,自来水保供工作又到了最紧张的时刻。截至记者发稿,全市累计供水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78%,单日最高供水量已达145.57万吨,接近历史最高日供水量148.94万吨。据市水务集团预测,今年夏季全市日供水量最高峰或将突破155万吨,刷新历史纪录。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自来水供应,今夏能否经受烈日“烤验”,有关方面做了哪些准备?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目前全市4家自来水厂最大供水能力可达245万吨/日,高峰保供不成问题。”在中桥自来水厂(如图),市水务集团运服中心主任邹琳介绍,水质监测方面,集团在太湖水源地取水口周边及主要入湖河道设立20多个水质监测点,实现预警“关口前移”,并在取水口设置关键水质指标自动在线连续监测,从入水到出水共设7道水质监控防线。
2011年初,无锡实现了太湖水源水厂深度处理全覆盖,去年底,以长江为水源的锡澄水厂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正式运行,至此,锡东、锡澄、中桥、雪浪4家自来水厂实现了太湖水、长江水深度处理工艺全覆盖,制水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市水务集团生产质量处处长胡侃说,我市自来水平均浊度低于0.1NTU(国标1NTU),有机物含量均值低于1.5mg/L(国标3mg/L),氨氮指标均小于0.02mg/L(国标0.5mg/L),主要指标均优于国标。
夏季高峰,一旦出现水质波动、管网损坏,自来水厂将如何应对?“全市已形成江湖并举、南北对供的供水格局,4家水厂互联互通,当某一个水源地水厂发生水质波动时,其他水厂可借助地下安全供水高速通道进行应急保供。”市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保证高温天供水平稳,集团水厂生产、管线抢修、营业服务人员在岗值守,供水热线82764111全天候接收用户信息,可快速处置供水突发事件。
(顾庆赟 图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