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教育周刊

无锡给阿合奇教育带来喜人变化

十余载不忘初心走好扶贫路

  阿合奇县小朋友听无锡老师上课

  机电高职教师郑晖晖和阿合奇县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一起装配实验设备

  无锡爱尔艺术幼儿园的浦丹丽老师去阿合奇县送教

  一女中援疆教师冯宜在同心中学开展心理团辅课

  7月11日,24名讲学送教老师从新疆阿合奇回到无锡,结束了为期6天的教育援疆之行。自2007年起,无锡一批批教育工作者背上行囊远赴阿合奇,为那里的孩子送去优质的教育。今年,除了派出援疆支教团队、讲学送教团等,无锡教育还给阿合奇送了一份大礼,在同心中学建立无锡教育援疆人才工作站——丁强校长工作室。

  12年来,无锡的教育援疆工作为阿合奇带来了不少喜人的变化,逐渐形成层次丰富、质量一流的办学新模式,为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带去了自发的动力。今年4月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宣布阿合奇县实现脱贫摘帽。

  启动校长工作室 这里的交流越来越密切

  强化制度保障,创设对口合作良好条件;建立健全教育对口合作交流机制,逐步形成内涵丰富、领域宽广、成效显著的对口合作工作格局;加大投入力度,广泛开展捐资助学活动,12年来无锡市教育局在多方面为阿合奇教育提供支持。据悉,无锡援疆资金近亿元,教育系统捐赠款物900余万元,帮助建设阿合奇县的第三幼儿园、同心中学电教教研中心、职业高中综合楼等多个教育项目,捐赠款物包括图书、电脑、投影仪、学习用品、汉语工具箱软件等。

  通过“送出去、请进来”模式,至今无锡市教育局累计选派援疆县干部、支教教师58人去阿合奇挂职、支教;选派优秀教师16批209人次去阿合奇县开展讲学活动,受益教师近5000人次;累计接收阿合奇县学校领导、骨干教师22批285人次在无锡市各对口帮扶学校进行1-3个月的培训学习。我市的送教活动对阿合奇县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学能力的提升、教研水平的提高和专业成长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7月5日,无锡教育援疆再出新举措,启动了丁强校长工作室,稳步推进阿合奇县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充分借助教育援疆对口帮扶力量发挥“全国对口援疆先进个人”丁强校长的援疆品牌效应。据悉,丁强于2011年1月开始了为期3年的支教工作,短短几个月从同心中学的一位副校长被任命为校长,采取了全面而深入的教育教学改革。

  无锡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这次成立的丁强校长工作室,将进一步凝聚援疆无锡教师力量,带动无锡各校开展教研活动,通过“无锡教育·网络扶智专递课堂”等网络渠道辐射阿合奇县的各个学校。此后,丁强也将不定期前往阿合奇进行讲学活动。

  此外,7月初的教育援疆活动中,无锡市结对学校也为阿合奇县各乡镇小学、幼儿园带来了物资与现金,让无锡教育的大爱更多地惠及阿合奇县的孩子们。活动中,无锡市新区第一实验学校捐赠阿合奇县同心中学丁强校长工作室现金20000元,无锡市新城中学捐赠阿合奇县同心中学现金20000 元等。

  从学前教育到职业教育,这里的资源越来越优质

  2018年度,无锡市教育局再一次梳理了锡阿结对学校,重新确立和调整了4所学校到帮扶学校的队伍中,目前阿合奇全县的21所中小学、职业学校、幼儿园、青少年活动中心都与无锡各学段学校建立结对关系。

  7月6日至7月10日,24名无锡幼儿园、小学、初中的骨干教师成立了讲学团,开设了约70节公开课以及教师培训课。他们深入阿合奇课堂,挥洒汗水,贡献才智,为当地孩子们带去“锡味”教育。宜兴实幼的许康平和曹莉把童话剧、游戏课程带给小朋友们,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反应能力等综合素质;安镇小学副校长黄莉向当地教师传授学校文化建设的秘籍;新区第一实验学校和新城中学的送教老师们亲身展示自己如何准备示范课以及解读新课标、新教材。

  无锡的教育援疆扶持工作还辐射到了阿合奇唯一一所职业技术学校——阿合奇县职业技术学校。据悉,无锡机电高职在该校资助建设了一个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实训室。为更好地帮助该专业开展教学工作,机电高职不仅请该校的老师来锡学习,还将自己的骨干教师派往阿合奇送教。2016年10月,机电高职的郑晖晖前往该校支教一学年,参与创办电气自动化专业。

  “我刚到阿合奇县职业技术学校的时候,电气自动化专业仅有一名专业教师,有的学生是辍学返校生,只有小学学历,没有接触过电、光等基本物理知识,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郑晖晖回忆起当时听过的数学课,“当地的职校生还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而在无锡这是小学的知识点。”

  面对从学生到学校都基础相当薄弱的现实问题,郑晖晖如何起步?他说:“我没法按常规的教学节奏,从理论到实操去上课。只能带着学生、老师一边做一边学。”一年里,他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着眼,观察路上的红绿灯、家里的照明设备,再利用仿真软件展现其工作原理。渐渐地,学生从一开始的不感兴趣,到最后可以独立完成各种照明电路接线与安装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力拖动控制系统。“我从他们的眼里能看到成就感和幸福感。”郑晖晖说。

  令他有些遗憾的是,2017年4月他曾有机会带领阿合奇的学生们参加技能大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错过了。郑晖晖称,支教结束返回无锡后的一段时间里,他还能接到阿合奇老师的咨询电话,寻求指导。两年多过去了,现在联系的不多了。“没有消息可能就是一种好消息,说明老师能够正常开展教学了。”他笑说。

  心理课、艺体活动,这里的课程越来越丰富

  “这里的学生逃学很严重,有的还要出动村支书‘请回来’,上课大部分时间学生到不齐;每个班上有部分学生字都不认识几个,课上翻书页码都翻不对;一个班40多个学生,能有30多人交作业已经是好的了……”这是一女中心理教师冯宜刚来同心中学,从旁人口中听到的学生学习状态。这些问题则在他带班最开始的两个星期里被一一证实。

  面对着与在无锡工作时截然不同的情况,冯宜像被人从后面打了一闷棍,一下子不知所措。带着援疆支教教师的“人设包袱”,他说:“不管困难如何,都必须坚持下去。幸运的是,在与各种困难的斗争中,学生不断给我感动。”

  在一次上有关遇到挫折的课时,他谈及十岁男孩因意外触电而双手截肢的新闻,并请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续编故事。“我只要求学生每人能说一句话来续编,没想到效果很不错,五六个学生抢着举手发言。”有过这一次经历,冯宜明白这里的学生不是天生不愿意学习,而是普通话基础薄弱导致他们大多数人远远不能够应对学习任务,不断的挫败感让他们丧失了学习的信心。

  冯宜不仅教给同学们知识,还鼓励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走心的教学风格让他在班上结交了多名“笔友”,师生通过书信往来彼此了解、熟悉、鼓劲。在同心中学工作的一年里,冯宜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对全体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普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与编制校本教材,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月活动,开展教师、学生心理健康个别辅导,与社区联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渗透,召开无锡专家网络讲座研讨等。

  2013年8月,无锡选派援疆教师从主要学科到音乐、体育、德育等多学科推进,有效促进了阿合奇同心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快速发展。目前,援疆教师中,除常规的语、数、英等学科外,还有体育老师5人,音乐教师3人,思品教师1人,心理教师1人,信息技术教师1人等共15人,无锡援疆团队中人数最多的,也体现了援疆教师的多样化。

  近年来,阿合奇同心中学举办了首届体育运动会,也被当地群众称为阿合奇的“奥运会”;成立了合唱队、舞蹈队、葫芦丝队等,举办了校园艺术节,素质教育之花已在阿合奇悄然绽放。

  打造教育扶贫协作典范,办学成果越来越突出

  无锡教育援疆进入第二个十年,戈壁滩上的这片教育新绿洲越来越苍翠。2018年10月17日“全国扶贫日”,由教育部举办的2018教育扶贫论坛在北京举行。无锡市作为唯一的发达地区代表,介绍了其开展教育对口扶贫协作的创新实践。无锡市教育局始终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不断加大人才智力援助力度,增强了支教地区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打造出新疆阿合奇同心中学等教育扶贫协作典范。

  同心中学是阿合奇县唯一的一所中学。曾几何时,该校虽是当地的“最高学府”,但却因地处偏远,留不住好老师,也留不住好学生,学生考试成绩很不理想。2010年之前的那几年,没有一个学生能考上“内高班”,毕业生到内地上大学的机会也很少。2007年,与新疆阿合奇县建立教育对口合作关系。短短4年时间,9名学生被“内高班”录取,另有31名学生被对口援疆的省、市高中录取,这是同心中学建校以来考出的最好成绩。今年6月,该校又有71人达到“内高班”体检线,高分人数位居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首位。同心中学成为了克州学生欢迎、家长认可的名校。

  今年8月中旬,无锡市少年宫四名教师又将赴阿合奇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送教活动。“心连心、一家亲、手牵手、共发展”是我市教育援疆工作始终秉持的总体思路。一年又一年,援疆教师们凝聚共识,不忘初心,继续用自己的智慧和热心助力阿合奇教育发展。

  (俞华/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