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有了南航无锡研究院作为后盾,今后,我们发展就更有信心了!”日前,惠山区洛社镇出台创新举措,组织全镇村、社区企业与南航无锡研究院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点,激发创新活力。
“洛社有25个村、社区,辖区内散布着大大小小的企业上千家。这些企业大多为传统企业,正处于发展瓶颈期,对转型升级的需求都较为迫切。”镇科技办负责人介绍说。素有“工商名镇”美誉的洛社,拥有3000余家工业企业。其中,三分之一的企业分布在各村、社区,成为村级经济的主要来源。近年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些以家族企业为主要经营方式的村企发展步伐放缓,存在着后劲不足。“厂子是前一辈人吃尽了苦头干出来的,现在发展又面临技术、管理、市场等一系列难题,迫切要走一条创新发展之路。”该镇杨西园村一家制造类企业的老板感叹说。
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是关键。两年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惠山区人民政府、洛社镇三方合作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引进了12个科研技术团队,走访工业制造企业共160多家,开展技术服务和交流活动120余次。目前,该院已成为许多洛社镇骨干企业转型升级的“智力引擎”,双方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60个,总金额达3000万元,涉及智能制造、精密制造、微纳制造、电力电子、物联网、智能检测、无人机等领域。
“经过两年的历练,南航无锡研究院已经具备成熟的条件。作为‘家门口’的研究院,南航无锡研究院很乐意为广大村、社区企业提供贴心服务。”南航无锡研究院院长唐敦兵说。自洛社镇组织南航无锡研究院与辖区村、社区企业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以来,研究院已派遣调研团队深入各村、社区企业,拟定详细、有针对性的调研诊断报告,为企业量身定制产业升级方案。目前,陡门村、杨西园村、梅泾村、润杨村等近百余家企业已向南航无锡研究院抛出了“橄榄枝”,开展产学研合作。
“专业科研团队提供的技术服务就是不一样。”位于陡门村的佳龙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连连赞叹,对与研究院的合作充满信心。该公司是当地一家民营企业,经营近20年,主营从事纺织机械、纺织品制造加工等。受制于行业的不景气、劳动力成本的提升、技术产能的落后等因素,该公司前进步伐缓慢,缺乏核心竞争力,“公司已经到了不进则退的地步了,南航无锡研究院的出现,让我看到了转型升级的曙光。”通过先期对接,南航无锡研究院迅速派遣专业团队深入企业,最终决定与该公司合作开发全自动簇绒机器人。“目前机器人样机已经制造完成,正在不断调试优化中,效果令人十分满意。相信有了南航无锡研究院,我们这些企业一定会越办越好。”佳龙负责人信心满满地笑道。(顾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