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发布厅 无锡观察

家属偷偷送上6万现金,医生悄悄将钱打入患者住院账户

“只要病人有机会救,我就会全力救治”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采访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原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陆华的时候,这句话一直在记者脑中回响。治愈、帮助、安慰,对于医学和医生来说,是沉甸甸的6个字,陆华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6个字。

  3×4厘米大小的脑脓肿,伴随着高烧,保守治疗后的马先生病情并没有好转,反而被判了“死刑”:脑脓肿死亡率在40-80%,但患者脑脓肿破裂,入侵了脑室,导致持续高热、神志不清,全身多系统紊乱,身体每况愈下。“我多年前治疗过脑脓肿的病人,我觉得还是有把握的 。”在患者家属陷入绝望时,神经外科主任陆华力排众议,和家属沟通后,在错失最佳手术时机、患者身体状况不佳等情况下,顶住巨大压力为患者进行了微创手术。“手术那天,我看到陆主任早上8时来医院上班,做完手术后直到晚上8时才吃上一口外卖。”马先生妻子告诉记者:“虽然手术仅进行了3个小时,但手术后陆主任一直待在老马身边,7天7夜寸步不离。”

  术后的康复期是漫长的,马先生的妻子坚持陪伴在丈夫身边,日渐消瘦。陆华一再劝说她回去休息,并承诺会守在患者身边:“你放心,医院里有我。”“陆主任就像是我们家的一员,从来没有遇到这么体贴病人家属的医生。”马先生的妻子说着说着就哽咽了:“在医院里,只有看到他,一颗心才能安定下来。”术后两个多月,从苏醒到张口说话,再到下地走路,从被判“死刑”到“刑满释放”,陆华陪伴在马先生身边,亲眼见证其病情的每一次好转。“家属信任,医生尽力,互相鼓励,战胜病魔。”陆主任用16个字总结了这场与病魔的较量。

  两个月来,马先生在陆华主任、周建宏副主任、重症监护室黄伟主任以及重症监护室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诊治和护理下,已经基本康复,活动自如。其实术后的马先生并不怎么配合治疗,妻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陆华安慰她:“老马是病人,你不要责怪他。”马先生妻子跟记者说:“本该是我安慰陆主任,他却先来安慰起了我,我们很想为陆主任做点什么,但他就连一点点水果都不愿意拿我们的。”马先生妻子拿了6万元现金偷偷塞到陆华办公桌,陆华又悄悄地将钱打在了马先生的住院账号里。“这次救治,对医生来讲是创造了奇迹,只要病人有机会救,我就会全力救治,治愈所有病人,让所有家人团聚。” 陆华说,“我们医生不仅要做好手术,而且还要关照家属情绪,我这么做也是希望家属能够安心。”(钦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