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教育周刊

“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如何做好准备?

  暑假中,社会上一些“衔接班”“预备班”的广告使不少家长非常焦虑。“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这三个升学衔接期往往是孩子轻松,家长苦恼。即将升学的孩子该如何做准备?家长怎么在暑假中陪孩子做好升学准备?

  “幼升小”

  孩子需在学习习惯、社会适应、情感态度和直接经验等小学学习和生活必需的素养上做衔接,而不是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

  1. 指导孩子练习自我介绍

  开学之前家长应多指导孩子练习自我介绍,让孩子能够自然从容地和老师、同学介绍自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也能帮助孩子交到更多的朋友。

  2.通过交流让孩子憧憬学校生活

  小学与幼儿园截然不同,家长要给孩子接受新学校的心理准备,通过描述,让孩子憧憬新学校的生活。

  3.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家长们应该在开学前,利用下棋、拼图、画画等方式培养孩子注意力。

  4.给孩子讲讲上课的习惯

  小学已经有了严格的上课规则,孩子们提问要举手,课上要注意听讲,不能交头接耳,也不能吃零食等,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

  5.培养孩子交友能力

  暑假里可利用一切机会带孩子到陌生人家做客,让孩子主动邀请玩伴来家里玩,鼓励孩子主动与陌生的小朋友交往。

  6.营造学习环境

  当准备进入小学前,家长应该提早为孩子购置学习桌、台灯、书包等物品,打造出合适的学习区域,比如准备一些和孩子兴趣相符的书籍,打造一个专属书柜。学习区域可以帮助孩子感受到变化,孩子对于新学习环境的好奇,也能帮助孩子适应变化。

  “小升初”

  初中相对小学来说在学科数量上、学习难度上都有了一定的升级,正值孩子的青春期,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摩擦也开始变大,突然变快的学习节奏让孩子很难适应,这个暑假里,家长可以帮助准初中生做些什么呢?

  1.培养孩子理解能力

  初中各学科的难度相应增加,除了大量的积累识记以外,更侧重于分析与理解。初入初中的孩子要做好准备,可以让孩子在开学前多读一些文章、名著、佳作,与父母交流。

  2.陪伴孩子养成阅读、写作习惯

  除了课堂上课本中的重要章节,课外阅读积累也是必不可少的,家长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符合初中生阅读、励志主题的名著,陪孩子一起阅读,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注重阅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写作,所以阅读之后可以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贵在坚持。

  3.提升学习效率

  初中的科目较多,需要孩子合理分配精力进行各科的学习,规划时间、提升效率才能保证孩子在完成作业之后还能进行复习。

  4.准备错题本

  数学、物理、化学理科类学科,准备错题本能够让孩子快速回顾自己未能掌握的知识点,在考试前能够做到事半功倍的复习。

  5.培养系统化思维能力

  首先要深入知识的本质,了解知识的联系和规律,做到融会贯通,其次做题时要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通过做题善于总结,善于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6.强调学习自主性

  主动学习,首先要给予孩子学习目标及方向,通过让孩子完成小的任务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进而刺激孩子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通过这种“闯关”模式,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意识。

  “初升高”

  高中可以说是家长和孩子都无比重视的三年,它是一段全新的学习旅程,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1.开始重视笔记

  高中老师上课节奏快,应该全方位地准备笔记,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记录重点、难点。学生要跟随老师的思路,再根据具体的题目进行独立思考。

  2.坚持锻炼

  充沛的体能能够有效地帮助新生适应压力,同样,通过运动可以释放压力,坚持锻炼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都非常有益。

  3.家长做好辅助工作

  家长协助做的工作主要有:不能纵容孩子使用手机、上网、玩游戏。还要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4.要与孩子多交流

  家长一定要多给孩子一点信心,做孩子成长的强有力的后盾。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帮助他们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找对策。

  5.不要鼓励题海战术

  孩子练习的目的是巩固上课所学知识,学会运用知识解题,做练习题时,质量很重要,不要追求量多。

  6.走读还是住校

  有些高中为了方便管理,可能会要求学生住校,同时也是允许孩子走读的。首先住校有更浓郁的学习氛围,减少了家庭和学校往返的时间,能够更好地利用短暂的碎片时间,住校期间与同学的朝夕相处可以更快地适应高中生活。但同时住校由于脱离了家长的监管,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比较弱又缺乏自控力,可能反而会导致成绩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具体的选择要根据孩子的个人意愿和个性来决定,家长切记不要强迫。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