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一名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的女青年在锡山人民医院急诊大厅就诊,医生仔细询问病史后发现,该患者一个多小时前溺水,获救后觉得没什么大碍,便自行回家,但很快出现了严重的气喘不适。医生意识到该患者是典型的肺水肿,而且病情严重,如果不及时抢救,患者很快会死亡。
每年夏天,最受欢迎的休闲活动就要属游泳了。很多人都知道,在水里是最危险的,一旦溺水,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只要出水,就意味着与危险说“拜拜”。可事实并非如此,呛水后引起的急性肺水肿同样会要人命!
无锡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吴海荣介绍,每年夏天都会碰到溺水患者。临床根据溺水者是否有液体进入肺内而分为干性溺水和湿性溺水。不同的溺水者呼吸道吸入的水量明显不同。干性溺水是指游泳的人由于吸入液体的刺激导致喉头部位产生痉挛,呼吸道梗阻,造成窒息。此类患者肺内无水或仅有少量水。湿性溺水就是大家通常说的溺水,当大量的水突然涌入呼吸道和肺部,影响气体交换导致的窒息。但也有极少一部分人,溺水后及时获救,表面上看起来呼吸、意识等方面都正常了,却在数小时甚至数天之后出现严重呼吸窘迫,这是发生了迟发性溺水,或称继发淹溺。这是因为呛水或溺水的人因为一时懈怠或疏忽,肺部的水没有完全排除,肺部在这些少量的水刺激下,会引起持续性的感染,导致吸入性肺炎、急性肺水肿等,出现高烧、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让人面临“二次溺水”的威胁。
专家提醒,在玩水或者游泳时,如果出现呛水情况,是存在迟发性溺水隐患的,此时应该观察其意识状态以及呼吸情况,看其有无呼吸困难、倦怠、胸口憋闷、嘴唇紫绀等症状。如果有,一定要赶紧送往医院,这很可能是呛入性肺水肿的表现。如果并无大碍,为了防止迟发性溺水的隐匿性和延迟性发作,最好去医院观察,以防出现“二次溺水”这样的现象。(张纪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