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无锡高新区

产值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以上高增长,去年达1600亿元

示范引领,高新区物联网产业迎来爆发期

  海尔物联网应用展示

  人工智能技术走进校园

  中科西北星产品展示

  SK海力士展厅

  汉和无人机

  感知集团(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应用展示

  中国科学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中国传感网国际创新园(微纳园)

  万物互联,气象万千。今年恰逢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十周年,无锡高新区作为示范区核心区,承担创新物联网技术、发展物联网产业的重大使命。“经过十年的拼搏奋斗、创新创业,成功实现了从‘星火’到‘燎原’、从‘概念’到‘实践’、 从‘技术’到‘市场’的三大转变。物联网产业已经形成规模效应,成为国内发展高地,如今正全力打造国内外有突出影响力的物联网产业高地。”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高新区物联网产业从感知层起步,逐渐向应用层拓展,与其他行业深度耦合,呈现裂变式发展态势。到目前为止,全区物联网企业已从十年前的240多家增长到1200多家,形成了覆盖传感设备设计和制造、数据收集和传输、智能应用和服务等各个环节和领域的完整产业链。物联网产业产值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以上高速增长,去年达到1600亿元,占全市60%以上,创造了引发全国瞩目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十年磨一剑 重点企业和优秀人才加速集聚

  无锡高新区高端产业集聚,10年来,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齐聚高新区,在这片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热土上创新创业。为加快物联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高新区还出台了加快发展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三年(2018-2020年)行动计划,鼓励更多的物联网人才和企业入驻。

  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受到了物联网方面不少总部基地的青睐。去年,启明星辰物联网安全总部基地项目落户高新区,启明星辰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具实力、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安全产品、可信安全管理平台、安全服务与解决方案的综合提供商。目前,启明星辰已对网御星云、杭州合众、书生电子进行了全资收购,旗下投资参股公司达到30多家。作为信息安全产业的领军企业,启明星辰集团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并在多个细分市场排位中名列前茅。除了总部基地项目外,以物联网为龙头的重大项目陆续落户,投资50亿元的海尔集团无锡物联生态网基地,投资30亿元的特康科技AR/VR产业基地项目,中电二公司总部基地项目,闻泰科技5G智能终端制造项目,投资超百亿美元的华虹半导体、SK海力士二工厂等陆续开工建设。

  研发资源不断向高新区汇集,让物联网产业活力全面激发。近年来,华勤通讯无锡研发中心、阿斯利康商业创新中心、英飞凌无锡创新中心、华为开放实验室、西门子无锡创新中心、中国电科微系统技术中心海康无锡研究院、中加物联网与区块链产业发展研究院、江苏省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微系统技术协同创新平台、SAS(无锡)物联网创新中心、国体智体检测认证(江苏)中心、无锡医疗物联网产品测评中心纷纷进驻高新区。这也让物联网相关专利申请快速增长,目前已达5800多件,其中发明专利3100余件,专利授权3400多件。

  据介绍,全区聚集物联网从业人员已近7万人,物联网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与中科院、清华、东大、北邮等知名院校联合建立各类研发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50多个,并高起点筹备国家物联网创新中心。

  利用先发优势发展关键技术 做大做强传感企业

  看起来只有芝麻粒大小的传感器,本事却不小,能精准感知速度变化,这是美新半导体最新的一项研发成果。作为国内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的“单打冠军”,全世界每十台手机里就有一台使用这家公司的产品。高新区借助先发优势,做大做强传感企业,成绩斐然。

  10年前,自“感知中国中心”落户开始,物联网产业重点聚焦在传感技术领域,为高新区物联网产业的延伸与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高新区作为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重点探索物联网感知+行业融合的发展路径。重点聚焦在传感技术领域,形成了一大批以中感微、艾立德、圣敏传感、宁克传感、昆仑海岸、智驰华芯、华景传感、新纳传感等为主的传感器研发制造企业,产品先后占据国内外主流市场,为高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积蓄了能量。”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高新区率先在感知层进行技术创新,传感器和智能硬件等产品实现了进口替代,在工业、教育、健康、养老、物流等行业应用示范方面彰显了强大的实力。英臻科技的智慧能源平台接入中小分布式能源系统管理,国内市场占有率20%,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三;龙微科技的压力、温湿度、加速度等MEMS传感器集芯片、封装、高端传感口和物联网方案为一体,在国内独树一帜,填补了国内空白;朗新科技通过为电网企业提供营销业务领域信息化全业务链服务,目前客户覆盖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22个省市,服务终端电力用户超2.36亿元;力芯微的电源管理芯片较为成熟,其地震波石油勘探数码雷管及组网设备芯片,商业模式结合了芯片和雷管的开发,在民用爆破领域优势巨大;曲速教育通过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在全国智慧教育领域遥遥领先,并在2018年9月正式获得全球最大教育机构“好未来”的C轮战略投资;中城智慧团队开发的私钥加公钥技术有较好的独创性,密钥系统软件产品适配性好,目前主要应用食品溯源行业;中科君芯的国产IGBT模块汇聚了中科院的技术沉淀,替代了同类进口产品。

  深耕物联网行业应用创新 一项项成果走进百姓生活

  居民通过安装手机APP,将物联网健康设备通过平台绑定,随后在家就能测血压、血糖,一旦健康数据发生异常,系统会发出通知,提醒家庭医生干预。医生端也可通过手机随时查阅居民血压、血糖等身体体征的数值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指导居民合理用药。通过手机APP,居民还可以和医生进行文字、语音甚至视频互动联系,沟通病情。这是位于高新区的曼荼罗公司研发推出的物联网居家健康管理平台的一项功能,让市民享受到了物联网带来的便捷。近年来,高新区加快物联网与多众产业深度融合,聚焦制造业转型升级、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关键应用领域,为服务民生和发展经济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让一些市民头痛的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小桥下浜全长有1.5公里,去年夏天,区环保部门接到长欣公寓等小区居民投诉,说河水黑臭,影响了环境。今年几乎没有投诉,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高新区环保部门借力智慧治水,打造排水动态物联网,有效净化了水质。高新区智慧治水软件主要基于物联网技术,将城市污水雨水的管线、雨污水分流整治情况、井口等节点运行数据,通过感知设备监测全部电子化到电子地图上,并通过数据分析及时作出排水整治预警和建议。“城市排水管网在线监测与预警系统形成‘源—网—站—厂—河—湖’分层级、系统化的监测管控体系,明显提高了城市排水管网的动态管理能力,有效改善了水体水质。”高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

  高新区物联网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取得的一项项成果显示了惊人实力。无锡市富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制出的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牧物联网芯片产品,获得国际动物识别组织ICAR认证,取代由欧美公司垄断的关键芯片部件,极大地推进了我国乃至全世界在动物养殖方面的信息技术利用水平。易视腾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电视节目的可控可管、互联网电视的互通互联,通过领先的平台与终端技术、独特的家庭智能屏幕应用,借助三网融合对互联网的变革,提供了屏幕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家庭生活体验,推动了全国互联网电视产品产业的积极发展。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的物联网项目可准确反映和描述大气灰霾环境状况、污染物的立体空间分布和跨区域输送过程,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治理及行政部门制定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项目填补了国内大气环境监测核心设备自主研发的空白,实现了其在大气颗粒物激光雷达细分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目标。

  打造物联网全产业链 一手抓重大项目一手抓投入

  物联网产业与集成电路产业相生相成,作为外资高地的高新区,在集成电路产业利用外资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今年4月份,韩国SK海力士二工厂项目竣工投产。项目建成达产后,无锡公司将形成月产18万片12英寸晶圆的产能,年销售额也将达到33亿美元。目前,SK海力士占有中国DRAM市场约35%,待二工厂全部建成投产后,公司将占有超过45%的中国DRAM市场份额,使其成为全球单体投资规模最大、月产能最大、技术最先进的10纳米级DRAM产品生产基地。专业人士分析,此次竣工的SK海力士二工厂项目,将为SK海力士巩固和提升行业领先地位提供有力支撑,在为无锡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建设中国半导体产业核心城市注入强大动力的同时,也将为高新区物联网产业链整体上移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作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先行者和主力军,华虹集团项目的发展也格外引人注目。6月份,华虹无锡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一期)12英寸生产线建设项目首批光刻机顺利进厂,这意味着该项目从基建阶段进入了试生产准备阶段。该项目是华虹集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项目,也是无锡市历史上引进的最大单体投资额项目。项目总投资100亿美元,一期投资25亿美元,新建月产能为4万片的12英寸特色集成电路生产线,支持5G、物联网、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总裁、华虹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均君表示,目前已有几十台相关设备搬入,其中一些已经完成安装调试,预计本月进行试生产,12月形成量产能力。华虹项目将注重于开发生产智能卡芯片、微控制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及系统集成芯片等产品,带动高新区物联网硬件企业整体提升。

  高新区对标国内一流创新园区和世界创新格局,建设物联网技术创新核心区、产业发展集聚区、应用示范先导区,打造全产业链,并为此加大了投入。据了解,全区每年至少投入5亿元人才资金、6亿元融资贴息、100亿元物联网专项基金,为逐梦者提供圆梦舞台。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还表示,热诚邀请海内外创业者到我区扎根发展,共谱共享物联网创新创业的新乐章。

  走向全国走出国门 擦亮高新区物联网产业名片

  当车辆接受安检时,传统的人力安检很难有效检验全部车上物品,而无锡日联科技的全车安检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几乎无遗漏地扫描分析车辆内是否有可疑物品,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在其中起到了核心的作用。该公司是国内首家集物联网“云计算”技术于X射线智能检测系统的集成商。公司在深圳和重庆建立大型制造工厂,在西安设立软件公司,与美国、墨西哥、欧洲、英国、俄罗斯、巴西、厄瓜多尔、澳大利亚、中东及东南亚等全球多地代理商和分销商合作,建立销售和服务网点。这是高新区物联网技术同时服务国内外市场的一个代表型企业。

  高新区物联技术走出国门,注重搭上“一带一路”快车。远在俄罗斯的农业种植项目,也用上了高新区的物联网技术。前不久,瀚云科技有限公司与俄罗斯新世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共建俄罗斯的“智慧农业云”平台,打造智慧农业生态圈,为农作物生长营造良好的综合环境。目前,该平台已对外运营。今后公司还要提供农业方面的增值服务,包括对有机肥、土壤、水质、大棚里小气候等微环境精确控制,为农作物营造最佳的生长环境。“俄罗斯的‘智慧农业云’是一个开放平台,将聚集更多农业生态资源,为行业赋能,让相关企业共享。平台还帮助国内科研企业将成果推广到国外,如已开拓的俄罗斯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市场。”瀚云科技有限公司CEO何渝君告诉记者。

  去年,无锡市上缴利税第一大户阿斯利康的物联网技术的国外用户也不断增多。如专为哮喘病人打造的物联网雾化治疗解决方案,通过给传统雾化设备加装传感设备来精准感知气流大小、呼吸时间等雾化治疗情况,大幅提高治疗效果。2018年阿斯利康共有超过550家雾化室落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目前已在全球十个国家实现该方案的复制迭代。

  高新区工信局专业人士分析,高新区牵头和参与制定多项物联网国际标准,意味着代表中国拿下了国际物联网顶层架构设计和标准的主导权。10年来,牵头和参与制定物联网国际标准14项,国家标准41项,行业标准25项,并在国际传感网标准化工作组WG7中取得了系统架构项目组和国际标准组2个联合主编辑席位,这些都为高新区物联网技术走向国内走出国门发挥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高新区将充分利用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与周边地区协同加快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与发展,为创新创业赋能,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