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纯
全世界近500人进入过太空,12人登上过月球。而潜入7000米以下深海的人,只有11个,其中有8人来自中国。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七二所副所长、“蛟龙” 号深海载人潜水器首席潜航员叶聪就是8人中的一个,也是中国最早深潜至7000米深海的团队成员之一。
最近一次采访叶聪,他刚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观礼现场回来,“蛟龙” 号在游行队伍中的两次亮相令他倍感惊喜和振奋,也让他不由自主地回忆起那些和蓝色大海相伴的日子,那龙潜深海的难忘时刻,那蛟龙入水前的默默沉淀和蓄力。
2001年,叶聪从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专业毕业,选择了去船舶理论研究与应用都位居前列的中船重工七二研究所工作。一到七二所,他就幸运地接触到“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项目。2003年,刚工作两年的叶聪被任命为总布置主任设计师。尽管没有现成的设计标准、规范和参考资料可借鉴,年轻的叶聪还是凭借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开创性地进行了“载人潜水器的功能模块化和结构分块化的总体布置及性能优化技术”和“载人潜水器的作业系统与运载器本体的集成技术”两个课题的研究,总结提炼了深海载人潜水器的设计方法。潜水器最重要的设计文件和图纸——每个设计阶段的任务使命分析报告、均衡计算书、深潜操作流程以及潜水器总图均出自他之手。
中国人的深海,一定要用中国人自已的探测器去勘探。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各项性能指标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海上试验来验证和改进。而试验背后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下潜,就意味着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关键时刻,叶聪主动请缨,立下了“军令状”。从2009年至2012年的四年海试期间,“蛟龙”号共下潜51次,他承担了其中38次下潜试验主驾驶任务。
浩瀚的海洋里有数不清的秘密和宝藏等待着人类去发现,而资源禀赋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蓝色的大海寄托着叶聪的一颗初心,更承载着他科学报国的理想信念。中国载人深潜事业由零起步,叶聪的每次下潜,不仅仅是挑战中国载人深潜的记录,更是他对于自我的超越。载人潜水器看似庞大,但其实座舱内径只有2.1米,包括驾驶员在内仅可乘坐3人,基本上没有多余的活动空间,乘员只能保持固定坐姿,想要将腿伸直都有些困难。对于叶聪而言,长时间的深潜并不是件舒服的事,但他从不叫苦抱怨。顶着狂风巨浪,忍受着剧烈的摇晃和颠簸,他不畏艰险,英勇拚搏,圆满完成了一次次的下潜任务。“对一名潜航员来说,要遇事不惊,按照操作手册、应急预案以及个人知识积累来分析、处理问题,能够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对潜水器和舱内所有人员的安全负责。”海试期间,他凭借个人的沉着冷静,多次有效处理了潜水器水下故障,保证了潜水器和人员的安全。
最险的那次是2009年,在“蛟龙” 号1000米级海试期间,通信设备多次出现故障。最长的一次,他与两名同事和母船失联两个小时,反复呼叫,无人应答。当时,3个人待在内直径2.1米的球舱里,抬头看不见天,低头看不见底。“那时,对沧海一粟的理解是最直接的。”叶聪回忆。
从2002年立项,到2012年创造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也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中国仅用时10年。叶聪说,这不是个人的功劳,而是团队的贡献。作为中国载人深潜第一人,自2012年以来,叶聪在大中小学、图书馆、科技馆等各类场合进行了数十次有关“蛟龙”号的科普讲座,他说:“能够增进社会大众对于海洋科技的了解,在学生、青年中播撒下‘蓝色海洋梦 ’种子,这也是我们船舶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