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平凡的生命都有无上的价值,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只要坚持梦想,永不言弃,生命之花同样美丽绚烂;他们用自己的双手追逐着最初的梦想,挑战命运,绘就出最美好的人生!他们,是身残志坚的追梦人,是笑对人生的最强者,是我们身边平凡的残疾人!
1992年第47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12月3日定为“国际残疾人日”, 这是全世界残疾人的节日,旨在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和动员人们支持维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福。在锡城,我们身边残疾人的故事温暖着这座有爱的城市。
杨新平:我看不见你的笑脸,却能听见你的笑声。
世界盲人联盟亚太区按摩研讨会先后在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举行,被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评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的盲人代表杨新平出席大会并交流发言,他先后获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省卫生厅颁发的主治按摩医师职称资格证书。他依赖听觉弥补视觉的缺失,成长为兼具丰富临床实践与学术建树的盲人按摩专家。
1994年,杨新平刚从部队复员回乡时,有人背地里喊他“杨瞎子”。但他没有被不幸的命运所羁绊,先后赴各地学习中医推拿技术,并创办宜兴市新平按摩所,通过专业技能服务社会。2009年6月,他赴京参加全国百强按摩师大赛,一举夺得全国“十佳精英”奖。
“我看不到别人的笑脸,我却能听到别人的笑声。”杨新平常常这样说。长期以来,他先后接纳了100多名残疾人和下岗工人就业,义务为新四军老战士、瘫痪在床的老船工等推拿治疗30000余人次。
作为宜兴市盲人协会主席,杨新平努力拓展社会盲人群体的工作面和工作纵深度,使更多盲人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积极个体。在二十几年的临床中,他对落枕、急性腰扭伤、颈、腰椎间盘突出等急性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法,赢得社会广泛尊重。
马旭慧:向幸福出发。
马旭慧,一名先天性脊柱裂患者。36年来,她与病痛同行,也与奋斗相伴。现在,她的身份是创业者、残疾人工作者、社会公益人士。
5岁时,在经历一次失败的手术后,原本能走路的她,只能终生依靠轮椅行动。倔强的她摆地摊开启创业之路,卖茶水、卖冷饮、卖泥娃娃……积攒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如今她扩充门店,经营珍珠饰品,生意日渐红火。她主动与滨湖区残联对接,建立了电商实训基地,提供场地、师资、培训支持,帮助不少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
她积极投身公益,目前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脊柱裂委员会副主任。她致力于脊柱裂防治宣传工作,建设推广脊柱裂与脑积水患者专门康复场所“云朵家园”;在全国多地组织无障碍出行、国际脊柱裂日宣传等大型活动;协助江苏省肢协建立脊柱裂委员会,在脊柱裂防治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小,马旭慧就是人们眼中的“学霸”,由母亲背着上学的她即便半坐半站扶着桌面依然坚持读书,后因家庭条件和身体原因,她含泪告别学校,但她从来没有放弃努力,通过自学取得了大专文凭。
她常说:生命中的灿烂,人生中的辉煌,往往不期而遇,我能做的就是尽心尽力,迈开心灵的步子,向幸福出发。
王涛:不忘初心,服务助人。
王涛,中共党员,助理工程师。他听力残疾,在无锡客运集团有限公司从事网站管理和设计工作,是海涛工作室的技术骨干。
他不能如常人一样交流,但他自信、自强、自立,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付出比正常人更多的努力和艰辛,发奋工作,开拓进取,用高尚的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创造了客运站网站的多个第一,为客运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再上了一个新台阶。
除了本职工作外,他热爱聋人公益,多年来积极组织聋人参加文体活动,为聋人办实事。2018年他和聋人骨干共同发起成立了全市第一家助聋社会组织机构——梁溪区曦语公益服务中心。他积极动员社会助残资源为聋人提供个性化助聋服务,从而实现了“助聋自助”,帮助更多的聋人融入社会,促进聋健共享文化,构建“聋健命运共同体”,让聋人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在他的努力下,曦语公益服务中心被评为“2018年度最具潜力组织”称号,受到各级残联领导的肯定和广大聋人的称赞。
多年来他屡屡在省、市级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中斩金夺银,并先后获得了“无锡市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技术能手”“无锡市残疾人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新闻媒体也多次对他做了报道。
庄培坚:有梦就有希望!
在太湖街道周新路上,有一家不起眼的小书店,店门口挂着遒劲有力的四个大字“培坚书屋”,书屋的主人庄培坚是一位热爱文化艺术的书法家,他自强不息、不懈追梦的事迹让人深感震撼。
在追梦的路上,他遇到过很多难以想象的坎坷,但他都能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和不服输的精神将梦想一一实现:为了圆自己的创业梦,20年前,他克服因大脑受损造成脑神经偏瘫,左手脚畸形等不利影响,以超出常人的努力和付出,开办了当时镇上的第一家个体书店“培坚书屋”。为圆自己的书法梦,他废寝忘食、潜心揣摩,刻苦练习,先后毕业于三所书法函授学院,在书法比赛中多次获奖,作品和简历入选《中国硬笔书法家名录》《无锡硬笔书法集》和《无锡名人辞典》。为了圆自己的旅行梦,他不惧山高路远,跑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东部沿海等10多个省份,坝上草原、湘西土楼、黄土高原都留下过他的足迹,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初心指引下,锻炼体魄、磨练意志、开阔心胸。
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有梦就有希望!如今虽然生活早已悠然自得,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一直在向着更高层次的艺术殿堂迈进,他相信只要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
夏淑君:做生活的强者,努力前行!
夏淑君1963年生于陶都宜兴,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自患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残疾。1978年从事紫砂陶艺术工作以来,在艺术的道路上一路前行,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1991年在中国香港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展能陶艺比赛中,作品《四方绞泥茶具》获金奖。1995年,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四届国际展能节陶瓷项目比赛中,作品《母爱》再一次获得金奖。作品《荷塘清趣》获第三届中国工艺博览会金奖。作品《大地情》被国务院紫光阁收藏。
她先后荣获“全国自强摸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技术能手”“第五届中华技能大奖”“江苏省杰出岗位能手”等荣誉。
夏淑君热衷于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1991年,她把宜兴市政府的1万元奖金捐赠给宜兴市残联用于发展残疾人事业;分别向江苏省伤残运动员基金会等多个机构捐赠12个紫砂壶;在汶川地震中结对助学;为宜兴听力障碍人群等捐赠现金12.6元。从艺42年以来,培养了50多名陶艺工作人员,其中多人职称得到晋升。
做生活的强者,努力前行!在经历过喧嚣灿烂之后的夏淑君将努力锻造自己,用心创造更美的作品。
蒋东永:独行黑夜中,心在梦还在;同在蓝天下,你行我也行。
如果你热爱传统文化,也许会在书画展厅、楼台牌坊,与蒋东永的楹联不期而遇。也许你会被精巧的联句打动,但你不会想到这些作品的作者竟是一位盲人。
70后的蒋东永,现为新吴区政协委员,无锡市楹联学会副会长。他曾是国家二级检察官,1999年,突患眼疾让他失去了光明。2004年,他学会用电脑读屏上网,与楹联结下不解之缘。一个盲人从最初被人取笑,到比赛获奖,出版专著、举办个展,成为全国楹联名家。将他央视大型纪录片《楹联里的中国》摄入镜头;北京奥运大征联荣获特等奖,颁奖现场,他的盲人身份引起轰动;央视向全球征联,其作品脱颖而出,两度夺得最佳,登上春晚舞台。南京中华门650年来首挂之联出自他手,被誉为南京城门春联第一人。
为褒扬残疾人的拼搏精神,伦敦残奥会期间,蒋东永为98位中国冠军创作了嵌名联。并通过省市楹联协会邀请98位书法名家挥毫泼墨,把珍贵墨宝委托中国残联转赠给每位冠军。
蒋东永的书房叫“月上轩”,他希望如一轮明月在黑夜中凝视世界,洒下清辉,用自己的行动为社会增一分光亮。十几年来,他深入社区、校园、企业,普及楹联知识,分享励志故事,听众达两万余人次。先后荣获中国联坛十大新闻人物、无锡“十大最美志愿者”、中国好人等称号。
周明珠:天使折了翅膀,心也要凌空飞翔。
周明珠,中共党员,无锡广电文化融媒体中心特邀主持人,无锡市作家协会会员。
她身患“全身性小儿麻痹症”,严重的脊椎侧弯致左肺萎缩,心肺功能衰弱,须每日依靠呼吸机和药物维持生命。她孱弱的身体却迸发出生命的力量,突破身体的残障,坚持写作,在市级以上各类报纸杂志发表了两百余篇文章,2006年出版个人自传体小说《追寻梦的翅膀》,2016年出版励志小说《守望奇迹》。
她虽身患重度残障,却热心公益。2002年成为无锡市第一个自愿捐献眼角膜的志愿者,引领一大批热心市民加入角膜捐献库;2006年受邀担任无锡都市生活广播《明珠有约》节目特邀主持人,十三年助无数残障听众重拾生活信心,该节目成为品牌公益助残节目;2016年捐出《守望奇迹》的书款,发起“漂流书箱”公益项目,在惠山古镇、火车站、图书馆等人流量较多的区域,搭建起公益读书平台,为书香无锡建设添砖加瓦,该公益项目已升级为市级公益项目;创办“周明珠公益讲堂”,助残障朋友以良好的心理建设融入社会,她把收获到的社会大爱,又传递于他人。她曾获全国优秀志愿者、全国十大最美志愿者、江苏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并于2014年获中央来信,赞誉她的志愿奉献精神。近期又被阿里巴巴聘请为正能量合伙人,共同为善意发声,传播正能量。
夏沛雯:向前看,走下去。
10个月大时,一场高烧夺去了她的听力,在家人和康复教师的帮助下,长达6年的语言康复使其语言功能慢慢恢复。听力的残缺,并未让她胆怯,她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先后获得市、区朗诵比赛一、二等奖,首届全国听障演讲比赛三等奖。
多年来,她积极为聋人做好手语志愿服务,用舞动的双手践行着志愿者精神。2018年和梁溪区聋协主席王涛共同发起了全市首家助聋社会组织——梁溪区曦语公益服务中心,开始从事通用手语推广普及志愿服务,每周五晚为聋人艺术团做好翻译,每周六、日晚为社会手语爱好者、太湖学院手语协会的学生们进行手语推广普及培训,近年来她多次组织了大型手语互动活动,通过活动让健听人对聋人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消除残疾歧视,感受聋人的自立与自强。她将手语融入到工作中,用手语特长帮助聋人解决沟通困难;同时还不断学习手语专业知识,提高技能,使聋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在手语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她都高标准严要求,努力践行着“我将无我,不负曦语”的理念。她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正用舞动的双手,绽放着她的青春风采!
她是夏沛雯,一名普通的中共党员,梁溪区曦语公益服务中心手语老师,聋人艺术团志愿者。她常说:“向前看,走下去。”
王丽: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王丽,因先天性视神经萎缩,生来就与光明无缘。虽然看不见太阳,但她向往光明,不懈奋斗、挑战自我、追逐梦想,实现人生的价值。
她坚强执着,豁达向上。12岁,开始学习盲文,仅用6年便完成小学到初中的全部课程,又以优异的成绩在南京盲校针推专业毕业。带着期待和憧憬,她开始了一根盲杖闯天下的日子,先后到多个省市打工,2001年回江阴创业。其间,失败的婚姻、创业的挫折,都没能让她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她选择坚强、不懈努力,重获了爱情,成就了事业。
她热爱生活,爱好文艺。坚强而能干的王丽用“太阳花”这个名字写诗、写散文、写自己的故事。2010年,她成为江阴市残疾人业余艺术团首批成员,主演的小品、演讲在无锡市残疾人比赛中都取得一等奖。
她乐观开朗,热心公益。她积极加入江阴市助残志愿者协会,帮助盲人就业创业,为孤寡老人按摩推拿;她积极投身“生命的力量”残疾人励志宣讲团,用自己的奋斗故事激励人,逐步释放了心中的大爱。
王丽在自己的奋斗下奔跑追梦,先后荣获江阴市第二届创业之星、无锡市十佳残疾人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
冯大兴:自强不息,立志成才。
冯大兴,一名在农村医疗卫生战线上默默奉献了30多年的乡村医生。30多年来,身为共产党员的他,始终抱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克服身体的残疾,治病救人、扶危济困,用精湛的医术和周到的服务,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被病友们亲切地称为“身边的名医”。
由于患有小儿麻痹症后遗症,他立志成为一名医生。到村卫生服务站工作后,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对待深爱的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在诊疗过程中被精神病患者打过,可他没有半句怨言,继续为患者提供服务;在炎热的夏天出诊途中中暑晕倒,但仍然坚持帮助病人护送转院;2013年初的一个大雪天,在去华庄敬老院为老人测血压血糖途中,由于路面结冰,在拐弯时车子翻倒,导致右膝盖骨粉碎性骨折,这是他在出诊途中第三次骨折,可休息不到四十天就重返岗位,在病床上继续带病坚持工作。
自强不息,立志成才。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他曾先后担任过街道残联副理事长、残疾人综合协会主席、卫生服务站站长等职务。多次获得市、区、街道先进个人和“区残疾人创业明星”“区十佳自强不息明星”等称号,2016年6月获得江苏省第三届“优秀基层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