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太湖周刊·文艺

大运河保护传承“奏响”教育和音

  国家实施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战略,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教育界应对国家战略做出积极回应和担当。首届运河文化与小学教育研讨会近日在无锡东林古运河小学举行,大运河沿线五省两市10所怀揣共同教育情怀的学校真诚“牵手”,组建成“运河文化教育联盟”,共同探讨运河文化浸润下的学校特色课程,体现了教育对国家战略的呼应。

  教育与运河文化交汇融通

  大运河自通航以来,滋润哺育了沿岸无数居民,运河文化也浸润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中国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应有教育的和音。”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主席朱民阳认为,大运河是一个具有丰沛教育资源的文化载体,走近大运河,有助于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及发展脉络,有助于传承和创新运河文化。

  在江南大学教授陈明选看来,“大运河精神”主要表现在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融合共生的协同精神,在当今特别是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过程中,“大运河精神”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东林古运河小学是全国范围内为数不多的以古运河命名的学校之一,作为首届联盟主席校,该校校长武凤霞指出,无锡有着丰富、独特的运河文化教育资源。“运河促进了无锡的市场繁荣和城市发展,孕育了诸如米码头、布码头、钱码头等全国闻名的无锡景象,涌现过荣氏、杨氏、薛氏、周氏等六大资本集团,形成繁盛百年的民族工商文化,同时也孕育了钱家、顾家等蜚声海内外的书香世家。”她说,如今运河精华区南段依然保留着古色古香的临水民居、官窑博物馆、丝绸博物馆以及清名桥等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了无锡运河文化的千年精华,为学生提供了热爱家乡、了解无锡的教育文化资源。

  沿岸城市将运河“搬进”学校

  让运河文化融入学生的血液中,在他们的心里活起来,火起来,就必须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为此,运河两岸由南到北的学校,纷纷尝试把运河“搬进”教室,让运河文化充盈校园。

  国粹京剧的出现离不开大运河这条文化水路。山东德州市石芦街小学便开辟了京剧文化园地,在教学楼里设置京剧脸谱长廊、京剧艺术展厅,普及京韵操、央视戏曲广播体操等,研发“看得见的京剧”“听得懂的京剧”等校本课程,营造了浓厚的京剧艺术氛围。河南省濮阳市子路小学探索在大运河底色下的艺术教育,每年举办美育文化节,该校成立的金帆乐团是目前该省小学中规模最大、编制最完整、演出水平最高的民族管乐队,人人有特长、人人会表演,成为该校别具一格的特色。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送给孩子们的“十岁成长礼”,就是邀请非遗大师进班级,指导大家制作手绘雨伞、扇面、草帽、传统面点和果茶等,体验和感受运河文化,激发建设美好家乡的激情。

  我市东林古运河小学更是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塑造新时代运河之子”的教育变革主张。武凤霞介绍,课程改革包含四大工程、八大项目,从学生到老师,从课程开发到课堂文化,从博物馆建设到寻访研学,运河文化始终与小学教育改革紧密结合,并走向更高的审美境界。国家督学、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充分肯定了这一教育变革,评价其为运河文化教育的“东林表达”。

  探索“流动的文化”入脑入心

  从单一学校的课程开发到联盟学校形成课程文化共同体,促进互通有无、协同发展,这是运河文化教育联盟成立的价值所在。正如成尚荣所说,联盟的构建让学校找到了大运河文化扎根的土壤,能够赋予大运河这项“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以新的教育意义,让“流动的文化”不断传递出新时代的中国声音。

  面对丰富的运河文化教育资源,联盟学校究竟应该探索什么?成立大会上,专家们各抒己见。陈明选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当今社会,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运河文化学校联盟应通过运河文化的纽带,开展南北学校携手、文化品牌共建、课程资源共享。

  朱民阳则提出,为与中国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相融合发展,学校层面、联盟层面应研究整体谋划,提出有效的实践路径。同时,注重中国大运河文化内涵的童化处理,思考设计基于儿童的活动,“使学校的运河文化教育真正地入耳入脑入心”。在更高层面上,还要思考如何以中国大运河与世界运河的交流与合作共享为媒,促进联盟在立足教育本质的基础上,放眼世界、有所作为。(陈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