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兢辉 唐芸芸
“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收成还真不错,过去不信,现在信了!”“第一年参选‘江阴好大米’就拿了金奖,怪不得8.9元一斤还不够卖。”最近,位于江阴利港街道东支社区的一块地“火”了,这块地只有50亩,是由社区、当地企业中向旭曜和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三方一起种的“试验田”。就是这块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水稻田,让一场东支村从开春就没停歇的关于“是否还要种地”的争论终于有了结果。
■ 谁信,就那块荒地还要种水稻?
过去的东支社区,也曾是利港街道数一数二有钱的村子。用社区党总支书记常国和的话来说,就是“村里办事需要钱,总归是拿得出来的。”靠着村里几家“先富起来”的企业,每年都能有上百万元的规费返还,这笔钱占了村里年收入的一半以上;后来,规费没了,村里办事也变得越来越拮据。原本村里还盘算着靠发展农业来增加收入,但让常国和犯愁的是,这几年村里的“钱袋子”没见鼓起来,村里的土地却是越荒越多,2000多个村民,还在种地的已不足百人,即便种也是自家够吃就行了,“靠种地发财这事,没人信!”
就拿这50亩试验田来说,早先曾是村里的集体农场,到了1997年左右,又承包给蔬菜大户种韭菜,之后,又陆陆续续来了几波承包者,但最后都走了,再后来,这里就成了无人问津的荒地,而这一荒就是三年多。
一边是周边村里种粮大户大米一斤也就卖两三元钱、还常常为销路犯愁的现实,一边是荒地那边野草一年高过一年的萧条,农民出身的常国和看着心疼,但是作为村支书,他的心里更多的还有急,“地荒着可惜啊,少种一年就‘亏’一年,这一年年‘亏’的可都是村里的钱、村民的钱。”
“这地一定得种,但得换个‘种’法。”抱定这一想法的老常四处打听,寻求“良方”。说来也巧,这时正好有家专搞土壤改良的企业——中向旭曜在利港街道落户,他们也在找一块“试验田”。在街道的“撮合”下,社区、企业和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三方共同决定,就拿这50亩荒地开出一片“试验田”。
“使用他们的产品和技术,当年就能实现高产?”别说是村干部不信,就连19岁就当生产队长、年过七旬的“土专家”袁国华也不信,“就那块荒地还要种水稻?弄得出来才怪!”但常国和相信,“只有人思路的转型升级,才能带来乡村的发展振兴。”
■ 快瞧!东支村有了“种田天团”
50亩田谁来管?9名社区干部来带头,他们还请来了村里8位包括袁国华在内的“土专家”。大家没想到的是,中向旭曜不仅带来了一位“重量级”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佳宝,更带来了他潜心研发的“黑科技”。“用传统的改良方式,土壤里的新鲜有机质一年后,下转第2版>>>
50亩试验田“种出”乡村振兴“新天地”
上接第1版>>>80%-90%会被微生物‘吃掉’,从生土变成沃土,保守估计也得20年,但张院士的土壤改良技术,能做到当年春耕,不误农时。”院士团队成员徐基胜博士介绍。
神奇的土壤“修复术”给了村干部信心,但即便如此,从未接触过农活的年轻干部也曾有过畏难情绪。常国和鼓励他们说:“第一年就是创业!坚持做下去,或许就有奇迹;但坚持不下去,肯定是个笑话。”有了肥沃的土壤,在相关部门指导下,水稻试验田里还架起了8盏太阳能灭虫灯、100多台生物诱捕器。“真没想到,还配上了先进的绿色种植技术。”村民的“自选动作”让中向旭曜总经理助理潘慧也非常佩服。
学过机械、当过特种兵的90后村官张良参与了农田管理的每道环节,苦活累活全尝了个遍。荒地重返农田,地里还有不少沟壑机械插秧插不到,为了保证植株密度均匀,从没干过农活的张良也学着“土专家”的样,撩起裤管踩进泥水,一株一株地补。今年6月间那些为“试验田”灌溉的夜晚,张良至今记忆犹新,他经常和袁国华、常国和三人结伴,打着手电查看稻田里“水情”,累了就在车里眯一会,“每隔一个小时就得起来巡视一次,回到车上刚睡着,设置的手机闹钟就又响了。”
终于等到秋收,东支社区特意把这些“被寄予厚望”的稻子送到了华西村,借助那里先进的碾米工艺精加工,那个月,从江阴东边的东支社区跑到位于江阴西边的华西村,张良往返了三四趟。期间,这个新农民还不忘与华西村送往日本留学的农业“七君子”交流先进的种植技术,“科学种田真是一门大学问,越往里钻越有乐趣。”
“东支生态农业合作社这块拿了近8年的牌子,终于能派上用场了!”说这话时,常国和中气十足,透着一种脚下有路的踏实和坚定。
■ 值当!50亩地唤醒一方农民心气
“又是来‘抢米’的。”采访期间,常国和的微信、电话不断。“一共6万多斤,今年真是不够了,还得留一些给村民们尝尝鲜。”回复的同时,他的脸上总是不自觉地流露出喜悦,那种好似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喜悦。最近,不少周边的种田大户也常往东支跑,请教的问题都一样:“都是种田,怎么我们三块钱一斤卖不掉,东支大米八块九一斤都要抢?你们给地吃了什么‘神仙药’了?”
其实,在被周边农户羡慕的同时,常国和满脑子的却是“今后怎么办”的新问题。“东支大米粘稠度达到了80%,但蛋白质含量超过8%,得想办法降到6.5%,口感才会更好。”拿着新鲜出炉的检测报告,常国和开始细细分析,“无农药残留,这解决了大米最本质的问题,接下来就是要让农田管理更智能。”他说,接下来不管是以何种方式推广,但目的始终不变,就是要带动周边的村民一起致富。
“乡村振兴还是要唤醒农民的心气,特别是激发年轻人务农的精气神。”常国和说,农业在绿色、高效的发展,但乡愁记忆是根,留根才能后继有人。今年9月,为了搭建属于东支的“乡愁博物馆”,社区工作人员开始挨家挨户向村民收集闲置农具,悬挂在村民家屋顶的独轮车也被五六个村民一起“解绑”下来,洗去满身的油渍、蜘蛛网,重现于村民面前。
“爷爷,这是猪八戒的九齿钉耙吗?”“是钉耙,但在以前是农民伯伯锄地用的。”村民潘逸方带着6岁的小孙子来到了村内刚刚建成的农耕文化展示馆,约400平方米的院落内,水机子、镰刀、钉耙等上百件农具陈列有序,爷孙俩各有各的乐趣,小孙子看的是稀奇,爷爷透过一件件农具,看到的是昔日的农忙景象,同时,他也从孙子身上看到了未来乡村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