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市儿童福利院近日迎来好消息:该院易地新建工程项目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正式进行批前公示。这意味着,该院多年来的一大心愿有望实现——院内的师生纳入正常的教育系统。随着新址的建成搬迁,难题将得到解决。
14岁的聋哑女孩小雅(化名),目前在一家公办培智学校接受教育。她也是福利院众多孩子中,唯一拥有学籍的。儿童福利院院长陈国梅介绍,院内儿童残疾率高达99%,大多数身患重度智障、脑瘫和复杂性残疾,身体因素使得他们没有可能去社区学校或者特殊教育学校上课,也没有一家学校能够接收他们随班就读。
多年以来,该院通过招聘师资力量和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近150名儿童授课,以实现教育兜底保障功能,却又陷入尴尬的境地:由于该院的特教工作属于民政系统,没有纳入全市教育系统,缺乏相关办学资质。在儿童福利院拥有30多年教龄的儿童部主任蒋晓文告诉记者,自己有教师资格证,也有特教专业技能,在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里依旧注册不了。教师身份不被认可,让她有些心寒,而她更担心的是,孩子们没有学籍,拿不到学历证书,不利于将来找工作融入社会。
其实,这是许多城市的儿童福利院面临的共性问题。无锡作为儿童福利事业名列前茅的城市,不少业内外人士纷纷奔走呼吁。2017年5月,民政部社会事务司会同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分两批对该院进行督察时,就提出“登记注册院内教育机构,补充教职人员”。市人大代表邓秋萍也在同年进行相关调研,建议借鉴上海、杭州、南京等周边儿童福利院的做法,将教师管理和教学管理全部纳入教育系统。
随着江苏省和无锡市分别发布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这一难题有了政策依据:康复机构特教办学点、残疾人之家特教班、儿童福利机构特教班就读和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的残疾学生纳入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同时,将认定为普通幼儿园特教办学点的康复机构、认定为特教办学点的儿童福利机构中,从事特教工作的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工作纳入当地教师职务(职称)评聘规划。
近几年,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编办、市人社局针对儿童福利院的特殊教育工作多次进行调研座谈,达成在福利院设立特教班的共识,也取得切实进展。市民政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院内教师已经具有中级职称申报资格;30年教龄的老师也办理了三十年教龄证;市编办下发《关于无锡市社会福利中心调整编制结构及内设机构的批复》,同意增设特殊教育部,明确特殊教育职能。但该人士也表示,“以儿童福利院目前的硬件条件来说,还不符合注册特殊教育学校的标准和要求。”
如今,那个看似遥远的梦想,越来越近了。今年1月,市儿童福利院易地新建项目正式立项,并于11月底进行批前公示,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市教育局基教处相关负责人回复称,新址将按照特殊教育学校的标准进行建设,等搬迁新址以后,福利院的儿童和教师将按照相关政策纳入全市教育系统管理。
(穆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