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促进农业节水和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方针的必然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的有效抓手,也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按照上级部署,我市自2016年启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以来,先后组织了26批次的宣传小组,深入乡村社区开展农业节水宣传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0余份,通过政策宣讲、答疑解惑、知识竞赛、现场活动等形式逐步打通了基层群众思想认识上的“堵点”“卡点”和“盲点”,引导大家自觉参与到农业水价改革工作中来。至2019年底,我市提前一年完成省水利厅下达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共完成改革面积109.89万亩,安装计量设施4233台(套),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456家,并出台了用水管理、精准补贴、节水奖励等制度,有力促进了农业节水,降低了用水成本,提高了用水效益,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得到了基层群众的一致认可。
目前,我市正加快开展农业水价改革市级验收,力争为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验收工作探索路子、总结经验、提供示范。
江阴
提前两年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
江阴市于2016年8月启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以小型农村水利和农业用水管理精细化、制度化、规范化“三化”建设为抓手,先后出台了《江阴市农业用水补贴和节水奖励指导意见》《江阴市农业水价核定管理办法》《关于试行江阴市农业用水价格的通知》等制度,明确全市农业灌溉用水水价采用运行成本水价。同时,地方财政每年安排4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专项补助,其中,农业用水精准补贴50万元、农业用水节水奖励50万元。
2018年,江阴在全省率先完成改革任务,年节水100万立方米,实现“四个全覆盖”:有效灌溉面积水价改革全覆盖。以涉农村为小型灌区单元制定改革计划,共完成农业水价改革面积36.97万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635,灌溉保证率达100%。农民用水户协会全覆盖。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157个,确定村级水管员1130人,实现了改革实施区域内农民用水组织全覆盖。供水计量设施建设全覆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江阴市现有的1424座灌溉泵站,1515台(套)水泵全部安装计量设施,实现了灌区计量设施全覆盖。农业灌溉用水定额管理全覆盖。根据用水总量指标,结合用水定额和种植面积,核算各镇农业用水指标,将水量分配到各乡镇(街道),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
宜兴
获评“全国农民用水合作示范组织”
近年来,宜兴推行“一镇一村一试点”模式,从完善供水计量设施、建立农业水权制度、加强农业取水许可管理、加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建立监督考核和绩效评价机制、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等方面入手,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
目前,宜兴累计安装计量设施2094台(套),成立用水合作组织194家,完成改革面积61.4万亩,实现改革覆盖率100%,提前一年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营造了用水户积极参与、管理制度规范、工程管护良好、节水效益明显、群众满意度高的良好氛围。今年,宜兴市杨巷镇芝果村农民用水户协会被国家九部委评选为“全国农民用水合作示范组织”,成为苏南地区唯一一家国家级农民用水合作示范组织。
锡山
深入试点改革 提升用水效率
宛山村位于锡山区羊尖镇东南部,因供水成本较高、农业种植类别多元化、灌溉渠系较为完整,被确定为该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建立了“羊尖镇农民用水户协会”,全面协调宛山村农业用水各项事宜,并创新性地加入河道及堤防日常管护的监督管理职能,最大程度发挥协会在基层涉水管理中的作用。目前,试点区内的下山寺、刘家宅基、宛北东、宛北西、三房桥等5个灌溉站全部安装了计量设施,总控制面积2810亩,运行状况良好,试点用水效率处于领先水平。
锡山区以点带面推进改革工作,全区共计完成农业水价改革面积7.26万亩,建立各级用水户协会61个,实现了所有灌区农民用水组织全覆盖、农业用水有效计量全覆盖,初步建成了符合当地实际的制度化、高效化的农业用水节水管理体制。
惠山
挖掘基层潜力 实现双向共赢
惠山区于2016年启动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共计完成农业水价改革面积4.26万亩,涉及2个镇、5个街道,共44个行政村。目前,全区成立了44个农民用水户协会,做到了改革区域全覆盖,改革区域内有效灌溉面积100%纳入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范围。
惠山区在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工作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行政村作为改革的中坚力量,改革区范围内的行政村全部安排专人负责农业水价改革工作,行政村农业负责人基本都参加了农民用水户协会,并在协会中担任重要职务,在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组建、运行管理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新成立的农民用水户协会也主动挖掘自身潜力,积极协助各镇(街道)对灌溉设施的运行使用开展监督管理和维修养护,实现了双向“共赢”,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得到了基层的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