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6月,24岁的江阴青年赵新忠、赵忠惠二人辞去工作,揣着让老区孩子也能受教育的热腾腾心意,在山西省吕梁山区支教三年,被团中央点名称赞为:中国青年志愿者队伍的领头雁。在此之后,无锡一批又一批优秀教师奔赴偏远地区支教。2003年,潘祥根成为延安市第一中学首任校长,带着“一年办像,两年办成,三年办响”的目标开始了对原洛川师范学校的改制;2011年,丁强被任命为阿合奇同心中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带来了阿合奇教育的春天。20多年间,无锡从未间断向革命老区、偏远山区输送优质教育资源,让一批批孩子用知识改变命运,实现“书包翻身”。
为革命老区提升教育水平 无锡一群人支教20余载
无锡市与陕西延安的对口合作从1997年就开始了。在支援学校建设中,无锡先后投入4400多万元,援建了403个希望工程项目。20多年来,无锡选派优秀教师从未间断过。
滨湖区蠡湖中心小学校长孙国宏是这支庞大的支教队伍中的一员。他至今记得,2003年8月底,他从延安到支教的宜川县城关小学颠簸了一天。来到条件简陋的大西北,孙国宏真正感受到了当地淳朴又认真的老师因条件限制,教育教学质量上不去的苦恼。上示范课、同课异构比赛、教师培训等,他把无锡学校好的教学理念、办学经验都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当地老师。
在支教过程中孙国宏还有一项“创举”。当时家庭贫困的学生不少,其中一对姐妹让他印象深刻。姐妹俩的父母从村里搬出租住到城郊,为孩子提供好的教育环境。姐妹俩很优秀,但搬来县城不久她们的父亲就病逝了。母亲白天在工地搬砖晚上卖凉皮,供孩子读书。“到她们家才知道什么是家徒四壁,我忍不住落了泪,留下了几百元。”孙国宏说,当年寒假他回到无锡和朋友讲起支教经历,让一位企业主定向助学当地贫困学生多年。
支教延安,无锡教师支出了新高度:从零开始为当地建了一所重点高中。在延安市第一中学首任校长潘祥根的电脑中,至今留存着许多老照片,当时学校新修的操场、喷泉广场、报告厅等,至今仍使用。为了筹集建校资金,他五下延安炼油厂企业集团,最终签下了延炼赞助学校办学资金300万元的协议。改造校园供水、供电、供暖设施,建造适合高中教学的教学楼、阶梯教室、报告厅、宿舍楼、学生食堂,“我请人铺设了塑胶田径运动场,在校内修建了广场喷泉,当地居民也喜欢来休闲散步。”潘祥根说。洛川师范退休的书法教师常光琦老先生看到这所花园式学校充满生机,专门为潘祥根的办公室送上自己书写的条幅:“花甲支教圣地园,夜幕明灯老翁前,雄心换来校巨变,师生喜翻心底天。”
除了让学校的环境、硬件设施像一所高中,更重要的是打造一支质量过硬的师资队伍。在正式上任前,潘祥根就选拔了28名原洛川师范学校的骨干教师前往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培训,确保他们能够胜任高中教学。
“理念带动一切,态度改变一切。”这是潘祥根的治校策略,为了调动当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工作质量,他果断变“宿办合一”的办公制度为年级集体办公。“每天晚上我会到办公室检查,确保教师把时间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潘祥根说,学生有问题可以马上到办公室问老师,学校的教学氛围变了。
潘祥根成了延安市第一中学与无锡市三高中结对的纽带。“我们的高考模拟卷请三高中老师背靠背命题,确保质量。三高中也派名师到延安一中讲学、上示范课、指导教研活动。”三年,这所师范学校成功变身成为陕西省重点高中,成了当地学生争相进入的理想学校。
支教让两地老师建立了深厚友谊。在深入交流中,无锡的老师感受到了近年来延安教育的巨变。2015年孙国宏再次踏上延安市宜川县见老朋友时,感触颇深,“到市里的高速路通了,原来颠簸10小时的路只要3小时。那里学校越建越漂亮,办学水平也都跟了上来,现在两地学校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提升。”
无锡教育在边境戈壁高原上闪光 带出优秀教师,育全面发展人才
无锡教育与阿合奇的缘分始于2007年。当年3月,王志纯作为无锡教育系统首位赴新疆阿合奇援建干部,挂职阿合奇县教育局副局长,开启了无锡对口援建阿合奇的新篇章。援疆12年,无锡教育系统累计投入400余万元用于学校硬件建设,各类捐款超过500余万元。市教育局累计选派援疆县干部、支教教师58人去阿合奇挂职、支教;接收阿合奇县学校领导、骨干教师22批285人次在无锡市各对口帮扶学校进行培训学习。
今年,丁强两赴阿合奇,落实新成立的“丁强校长工作室”事宜,为同心中学新一轮的教师培训做好了充分准备。丁强与阿合奇的故事还要从8年说起。当年春季开学,他带领5名学科教师踏上了当时贫瘠荒芜的阿合奇县,进入了该县“最高学府”、全县唯一一所初中:同心中学。同年3月21日,丁强被任命为同心中学党委书记兼校长,“为阿合奇建设一支带不走的师资队伍”是他定下的目标。
“阿合奇的教育还是要阿合奇人自己实现。”丁强说。为了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他为学校制定了全新的章程。“当时的同心中学可以说是一张白纸,绩效考核制度、工作计划等都是我一手制定的,沿用到现在。”5名学科教师分别担任5个学科的教学组长,丁强承担了九年级双语班的化学教学任务,他们与当地教师一同学习调研。同心中学开始了教学大改革,“两头顶星”成了这支援疆教师团队的工作常态。
接手学校3个月,同心中学的中考就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轰动了整个县城。“考上内高班的学生人数,是检验当地中考成绩的重要依据。2010年,同心中学还没有一个学生能考上,到了第二年一下子考上了8个,创造了当时学校的最好成绩。”丁强回忆道。学生阿依乔力就是考上内高班的学生之一,谁能想到在中考前几个月,她的成绩在班级仅处于中游水平,并有下降情况出现。援疆老师吴军胜和她谈了5次后得知她家人发生了车祸,这对原本条件就差的家庭来说无疑雪上加霜。“我为她购买了文具和学习资料,并且在生活上给予她帮助,也为她争取到了助学金。”吴军胜说。
2017年,广勤中学校长办公室主任黄力凡接过了教育援疆的接力棒,开始了3年的援疆教学。“我刚到阿合奇第一天就遇到了一个同心中学孩子给我让座,当时我们素不相识。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阿合奇的孩子淳朴和可爱。”。去年9月,教育部启动“万名教师援疆援藏计划”,无锡为阿合奇增加了10名支教教师,任期一年半,每轮援疆支教团队扩大为15人。以“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为目标,黄力凡充分带领和发挥好无锡教师团队的传帮带作用,为阿合奇教育的明天奠定人才之基。
课题研究是同心中学教科研工作上短板。“去年,我和政史组共同研究的州级校本课题顺利结题,目前共有3个州级课题完成结题。”据黄力凡介绍,同心中学目前有一个物理课题获得自治区课题的立项,另外6个学科课题获得州的立项。学校两位教师获得正高职称,两个州级名师工作室获得州级的优秀评定,这些荣誉的获得开创了同心中学历年来教科研的最好成绩。
为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黄力凡与援疆教师团队一起组织了学校的“课程大巴扎”活动。目前,学校固定每周三下午三节课为“课程大巴扎”时间,开设了创客、小小主持人、古典文学、石头画、合唱、书法、足球等五大类共三十多个子科目供七八年级1200多名学生选择,让学生各有所能,各尽所能。“在课程大巴扎中涌现出了一批有特色、有口碑、有创新的优秀课程,学生们也十分喜爱。”黄力凡说,学校基于课程巴扎开始了社团的建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
“阿合奇这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贫困边境县,在无锡老师克服了种种困难后,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黄力凡说,12年里,同心学校向特色化、现代化、智慧化迈进,转变着当地居民的观念,为当地人脱贫致富提供了动力。今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发文宣布,阿合奇县脱贫摘帽。
(杨涵、陈春贤/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