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无锡高新区

江溪街道打造生态河道 昔日“臭水沟”变身景观带

  近日,江溪街道不少居民发现,“家门口”的河道变美、变干净了。据悉,从2018年开始,该街道通过景观生态学方法,生态基础设施建设,近自然生态化技术等,因地制宜对辖区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如今,昔日“臭水沟”顺利变身,成为居民亲近向往的景观带。

  “我在这条杨木桥港旁住20年了,以前河道又脏又臭,夏天窗户不敢开,走路都绕开河走。河道治理后,我每天都会沿着河边散步,河水干净,臭味也没有了,河里及两岸还种了景观植物,看着真是赏心悦目。”看到家门口水环境改善,家住江溪街道春城家园B区的邵和金难掩欢喜。

  记者看到,如今的杨木桥港河水清澈见底,水中及两岸水葱、芭蕉整齐碧绿,河中间一排新安装的曝气系统正咕噜咕噜冒着水泡,用于制造氧气,给水中的微生物、水生物增氧。而同期治理的其他河道中,则可以看到成片菖蒲、花叶美人蕉、水葱、铜钱草、粉绿狐尾藻等植物的身影。

  “河道内源治理,这些科学搭配种植的水生植物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除了能美化环境外,最重要的是可以净化水质。现在是冬天,等到春天,这些植物有些会开花,长势也将更好,整条河道会更加漂亮。”江溪街道水利农机站一位负责人表示,此次该街道治理的几条河道由专业水环境治理公司设计、施工。在河道植物选用上颇有讲究,采用了近自然、有效性、观赏性、多样性和协调性、易维护性等原则。

  河道治理后,如何长效管理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据了解,江溪街道要求施工管理方在物理清淤的同时,还进行了生态清淤,形成稳定微生态系统。对每条初步治理好的河道,施工方还会配备至少2名河道养护工人,进行日常河道养护,让河道水质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据统计,2018年以来,江溪街道对杨木桥港、富巷浜、驴头桥浜、吴村浜、河西浜、徐巷浜、梅东河、庄里浜、七房桥浜、界泾浜等10条劣五类河道进行全面治理,有效地改善了河道水质,黑臭水体整治已完成并初见成效。(刘丹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