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生活周刊·消费

线上品牌“扎根”商场试水突围

“新国潮”门店带来消费新体验

  最近,春节消费市场开始预热。市民周女士上周末逛商场发现,商场、购物中心的“脸”慢慢在变:不少发源于线上的品牌纷纷开出线下体验店,让习惯了线上购物的顾客体验到不一样的消费乐趣;国潮品牌取代了部分国外潮牌、轻奢品牌,有颜值又有内涵的中国风让这个年的气氛喜庆中变得更时尚。这批新模式店、新形象店在实体店的试水能否让更多消费者回归,让我们拭目以待。

  这个春节逛商场体验不一般

  在海岸城,周女士发现自己经常用的一款特卖APP唯品会即将在三楼开设线下体验门店。这也是继落户T12、清扬路茂业后,唯品会在无锡计划开出的又一家门店。自带的互联网基因让这家迷你“奥特莱斯”,在购物方式上有别于传统门店:扫描开业围挡上的官方二维码,可以搜索到“唯品会线下店”小程序,消费者可以直接通过手机浏览店内商品,下单可选择快递或门店自提,实现自助式购物。在万象城,互联网零食品牌三只松鼠也开设了体验门店,在一楼大厅还搭建了春节临时门店,新春礼盒包装不仅节日氛围浓厚,而且促销价格也和互联网相差无几。促销员一口一句的“主人”,让周女士犹如置身网络。

  在线上品牌下沉带来不一样购物体验的同时,当前正火的“新国潮”风也在节前消费市场上涌动。在万象城,一楼不少品牌进行了调整。其中,中国李宁和波司登的全新潮牌形象店惹人注目。从专业的运动品牌店、“妈妈级”的专业羽绒服店到时尚潮牌店,与传统的店铺相比,不管是品牌定位、商品还是店面设计,都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记者在这里看到,这些国产品牌的全新形象店科技感十足,一些曾登上时装周走秀的潮流单品也在店内展示,包括中国李宁的悟道系列、波司登的极寒系列等多个品类。而且这些门店也很注重舒适性和隐秘感,开辟了宽敞的休息空间,与体验区分开,给消费者提供了自由的休闲空间。

  “感觉现在逛商场的感觉和以前不太一样了,参与感、体验感、互动感都比原来强!”在周女士看来,无锡的消费氛围因为有更多新品牌、新模式店的加入而变得越来越时尚,这让市民有了更多在一线城市才有的消费体验。

  新零售当道,市场迎来新格局

  过去,本土传统商业纷纷开拓线上业务,或者开设相关业务,力求分得线上市场一杯羹;如今,唯品会、网易考拉、小红书等线上新零售品牌瞄向线下业务,将门店开在寸土寸金的核心商圈,与粉丝“亲密”互动,赚足口碑和效益。线上品牌线下开店,与传统商业模式形成“资源互补”。锡城一位百货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现象可以看作是互联网商业进入下半场的体现。新一代消费者对于消费体验的要求不断升级,对商品品质、体验、服务和感知更为看重。因此,线下也需要这些自带新零售属性的品牌来区别于传统品牌,以这种新的品牌格局、新零售模式下的新思路作为突破口。记者发现,很多品牌负责场景化的消费体验,有的门店不仅仅卖商品,还会出现跨界、趣味体验等空间,使得门店的经营越发多样化,提供了新的获客渠道。

  如今的时尚圈,颜值第一、设计至上,已成为公认的评判标准。作为时尚聚集地的百货零售业,面对愿意为“个性”买单的年轻消费群体,自然也不放弃对当前正火的“新国潮”品牌的大力引进。不少“国潮”品牌从产品设计到店面装修,都更具创意和新鲜感,定制、限量、跨界联名等营销形式成为“新常态”。“新国潮”让国货品牌散发出更具魅力的东方美学情调,而让更多年轻消费者认同,也反映出中国经济腾飞背景下的文化自信。该百货业内人士分析:“‘80后’‘90后’‘95后’成长的轨迹,实际上也处于中国制造的创作力、影响力在世界上不断上升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这一代年轻人是非常自信的,他们促成了‘新国潮’的诞生,让我们的‘老字号’和原创的国产品牌迸发出了新的活力。”该人士告诉记者,之前,国内的很多潮牌都是在模仿国外,其背后的文化底蕴并非来自中国。现在很多品牌意识到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将本土设计理念、传统文化元素和品牌原有的格调结合,让品牌变得年轻,重新融入当下的新时代。

  无论是线上品牌还是“国潮”品牌的入驻,都让双方加速融合,目标都是希望“互相成全”。

  赢得消费者的核心是产品品质

  无论是传统零售模式,还是新零售模式,核心都是产品本身,力图改变和占据先机的还是消费体验。虽然这些新品牌本意都是引燃新的消费点,不过新生事物在成长中也会遭到一些诟病,能否活得好还待时间检验。

  如唯品会已开的线下店,有消费者就反映,卖场并不追求品牌形象的展示,仅由尺码分区,一些服装挂在衣架上皱巴巴的,更类似于“清仓大甩卖”的特卖场,不似传统商场的商品陈列方式更容易勾起消费欲望。线下店恐怕会影响甚至是颠覆长期以来在消费者心目中“大牌正品”的光环。“如果不是价格特别划算,应该不会被吸引,毕竟购物环境和真正的奥特莱斯相差太远了。”市民孙女士直言。

  “新国潮”的崛起,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除了一以贯之的高性价比定价策略,技术研发的持续创新,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设计包装的审美进步,以及中国元素的合理运用,都是“新国潮”能迅速圈粉新一代消费者的秘诀。而近几年大量的国产品牌出现“井喷”,只要包装带有中国元素、中国制造,便会被包装为“国潮”,其中不乏粗制滥造、浑水摸鱼的网红产品,全然不见“国货力量”。有一些国产品牌无视自身产品升级和用户属性,还生硬地进行五花八门的跨界合作,争先恐后地为自己贴上了“国潮”的标签,如白酒棒冰、奶糖香水、鸡尾酒墨水,即使一时收获了热度,终究也是杳无音讯,反而对品牌产生了负面影响。这种不合理的跨界营销逻辑,忽视了受众长期以来对品牌积累的感受。

  在当前暗涌不息的消费长河里,时刻把握住消费者的心,或许才是品牌的长久生存之道。

  (朱洁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