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石洪萍 王皖杰
昨天一早,梁溪区石子街小区的支部书记唐建清和小区其他两位居民,就来到凤宾家园小区76单元。他们找到周锡民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你们单元楼居民意见是怎么统一的?”“前前后后都跑了哪些地方啊?”“你看看我们小区能装这种平层电梯么?”
“咱小区终于装上了平层入户电梯。”这些天,凤宾家园的居民们都很高兴。76单元加装的是无锡市第一部居民楼平层入户电梯,在省内也不多见。作为76单元的装梯牵头人,自打去年6月份装梯动工以来,周锡民已接待了众多来访者。
记者看到,凤宾家园76单元的平层电梯和一般的错层电梯一样,安装在小区单元楼北侧单元门入口位置,轿身都是采用透明钢化玻璃(右图),进梯后需刷卡乘坐,最大的区别是轿厢停靠位置不同。错层电梯轿厢停靠在每层楼楼梯的转弯处,相当于停靠在楼层中间位置,居民要再走半层楼梯进自己家门。76单元的平层电梯轿厢停靠在楼层水平位置,通过新架设的钢结构廊桥,居民直接从自家北侧餐厅阳台入户,这样就解决了最难解决的“最后一米”出行问题。
要完美解决“最后一米”的难题,就必须把最大的“拦路虎”消防救援问题攻克。在装梯过程中,电梯安装公司根据76单元楼梯通道特点,把楼梯间外墙整块玻璃更换成下方固定、上方可拉开的两个玻璃窗,消防人员可以从楼梯间拉开玻璃窗进入电梯进行救援。每层楼电梯门两侧各留了一个窄的玻璃窗作为排烟烟道,避免被困人员因火灾浓烟窒息,这些都是装梯过程中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
装梯成功需要单元楼全体居民支持,为了让装梯实事最大程度惠及单元楼所有居民,周锡民他们没少花心思。老周告诉记者:“小区单元楼北侧一楼和二楼之间原有一道弧形装饰墙,经电梯安装公司设计、代为申请报批后这道墙被拆除,一二楼居民家的采光度大大提升。不仅如此,我们还把一楼非机动车库门口的路做成无障碍花岗岩防滑坡道,方便电动车、自行车出入。”正是为了尽善尽美、让各方面都能满意,76单元的装梯施工持续了半年多。
全程参与凤宾家园76单元装梯工作的电梯安装公司施工负责人邹宿刚,还经手了月秀花园3单元、惠畅里30单元等几个小区楼栋的加装电梯工作,他坦言装梯工作难度不是一般的大,电梯厂家和装梯公司都是在保本或者亏本做。“设计、施工过程中经常有超出预算的地方,很多问题都要根据现场情况不断摸索解决。我也是一名党员,比较有责任心,才坚持下来。看到老人们上下楼方便了,我和他们一样高兴。”
唐建清是公办中学退休老师,去年11月担任小区支部书记后,他在小区走访了一圈,发现居民们反映最集中的问题就是加装电梯。“政府能不能指定一个部门专门负责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这件事啊?老年人跑不动,年轻人要上班,居民意见难统一、审批部门多、管线迁移牵涉单位多,老旧小区装部电梯太难了。”
对很多老旧小区的居民来说,每个地方加装电梯的新闻都会牵动他们的神经。“杭州等不少城市都把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装梯步伐明显加快。无锡老龄化程度比较深,国家又在提倡居家养老,加装电梯能切实解决老年人出行难题,让他们安心在家养老,盼望无锡能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更多老旧小区装上电梯,圆老年人的安居梦。”周锡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