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纵横

今年将对十大行业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整治

向重点领域“顽症痼疾”动刀

  中央政法工作会议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政法工作如何回应群众关切?记者采访权威专家为你解析。

  从源头遏制黑恶势力的滋生蔓延

  今年是实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为期目标的决胜之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整治十大行业领域突出问题、挂牌督办百起大案、缉拿追捕千名逃犯、依法审结万起案件,以此为牵引夺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胜利。根据部署,今年将对社会治安、乡村治理、金融放贷、工程建设、交通运输、市场流通、资源环保、信息网络、文化旅游、教育卫生等十大重点行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会议要求,各地各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敢于向一些地区、行业、领域的顽症痼疾动刀。会议明确,要形成打击、整治、管理、建设长效机制,建立以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对整治不积极、效果不明显、行业乱象依然突出的,要督促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表示,今年是扫黑除恶的决胜之年,会议提出向一些重点行业领域的“顽症痼疾”动刀,形成打击、整治、管理、建设长效机制,有利于从源头遏制黑恶势力的滋生蔓延,消除黑恶势力的生存土壤。

  防控新型网络安全风险

  会议提出,要把防控新型网络安全风险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不断健全网络社会综合防控体系,构筑打击遏制网络犯罪的“新高地”。

  会议指出了三方面治理措施——一是要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贩枪、网络黄赌毒、网络传销、电信网络诈骗、网络套路贷等新型网络犯罪;二是构筑大数据安全的“防护罩”;同时,还要坚持鼓励创新与确保安全相统一,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既留足发展空间,又坚守安全底线。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表示,会议提出健全网络社会综合防控体系,深刻说明了打击网络犯罪不是某个部门的职责,而需要各部门共同发力综合施策。

  最大限度压减司法权力设租寻租空间

  司法权力的滥用、乱用,严重破坏社会公平正义,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会议提出,着力健全司法权监督制约体系,扭住司法责任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加快构建权责一致的司法权运行新机制。进一步完善政法系统司法监督政策措施,加强政法单位内部监管和问责,最大限度压减权力设租寻租空间。

  “落实司法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同时不能忽视对司法权的监督。必须采取严格的监管、严厉的措施,将司法人员违法乱纪问题最大限度消灭在萌芽状态。”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蒋惠岭说。

  严防个人极端案事件发生

  社会治理的最佳效果,就是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

  会议提出,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牵引,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要守紧矛盾风险源头关、监测关、管控关,提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严防个人极端案事件发生。

  (据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