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纵横

新版新型肺炎防控、诊疗方案发布

重症病例救治要重点关注老年人

冠状病毒对热敏感 乙醚等可有效灭活病毒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2日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二版)》。方案提到,基于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识,疾病的潜伏期最长约为14天,病例存在人传人情况,参照SARS和MERS的防控经验判断,潜伏期可能无传染性。

  方案提出,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或可疑暴露者进行医学观察。采取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无法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可安排集中隔离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或可疑暴露后14天。

  为进一步指导全国科学规范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诊断和医疗救治工作,在组织专家对诊疗方案进行修订基础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23日公布。方案涉及冠状病毒病原学特点、此次疫情的临床特点、病例定义、鉴别诊断、病例的发现与报告等方面内容,给出了包括中医治疗在内的治疗方案。

  根据方案,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 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方案提出,疑似及确诊病例应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疑似病例应单人单间隔离治疗,确诊病例可收治在同一病室。危重症病例应尽早收入ICU治疗。方案给出了一般治疗、重症、危重症病例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以及中医辨证论治的4个具体治疗方案。

  方案还提出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以及患者转运原则: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炎症明显吸收,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天),可解除隔离出院或根据病情转至相应科室治疗其他疾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3日同时公布17例死亡病例病情。死亡病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89岁,多有既往慢性病病史。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同日发布《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病例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并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危重症病例诊疗方案(试行)》,要求各地高度重视重症病例医疗救治工作,重点关注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特殊人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相关医疗机构要成立重症病例医疗救治工作组,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危重症病例诊疗方案(试行)》要求,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防治并发症,及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