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发布厅

初心谱写发展曲 田园织就振兴梦

  2019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目标定位,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奋力攻坚,乡村振兴态势良好、趋势向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生机勃勃、充满希望。农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江阴市创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宜兴市创成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锡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惠山区阳山水蜜桃获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美丽乡村建设展现新风貌,大力开展“一推三治五化”专项行动,全市所有村基本达到干净整洁有序标准,70个村成为全省首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合示范村。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持续推进“一核心四平台”建设,率先在省内建成启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信息中心,江阴市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全市5个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强村富民水平跃上新台阶,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574元,同比增长9.1%,为“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全市村均收入达到850万元,同比增长3%。农业农村改革激发新活力,提前一年实现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全覆盖,宜兴市入围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江阴市、惠山区入选新一轮省农村改革试验区,在全省率先设立乡村发展振兴投资基金。社会影响实现新提升,“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省省级主场活动、全省乡村产业振兴暨深化农村改革现场推进会等“三农”领域重大活动在锡成功举办,有力提升了无锡农业农村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新的一年,全市“三农”系统广大干部群众将以“全面达小康、开启新征程”为引领,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奋力谱写无锡乡村振兴更加精彩的新篇章!

  江阴 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

  市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工作面上“稳中有进”、点上“实力强劲”。去年,江阴率先开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与实践,被确定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创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入列江苏省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区,成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省省级主场活动。

  农业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全年完成农业投入6亿元,新建 “百企建百园”项目6个,新增高标准农田1.19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2%。

  美丽乡村建设蹄疾步稳,39个农房建设试点村开工670户,完成交房259户,累计建成省级绿美乡村8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4个、特色田园乡村5个。

  富民强村工作奏响强音,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全年交易3243宗,成交总额4.25亿元;实现村级收入35.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095元,连续二十年名列全省县(市)第一;三务公开“户户通”“E银通”系统、村务卡、村账镇(街道)监管实现村级全覆盖。

  宜兴 全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聚高地

  市认真落实“传统农业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做优做精”的基本思路,推动经营体制创新、经营主体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全力打造现代产业集聚高地。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显著提速。以镇村共建平台为依托,加快产业化联合体、产业链延伸体建设。江苏省宜兴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完成投资1.5亿元。新增省级产业化联合体2家、市级产业化联合体2家。

  农产品质量品质稳步提升。形成农产品质量风险监测机制,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到67.8%,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创成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落地24个产学研合作成果。高质量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4万亩、新开工3.4万亩,省第一批生态型高标准农田叠加项目落户宜兴。农业新兴业态发展成效提优,张渚镇善卷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个村成为省休闲农业精品村,2个农园成为省主题创意农园,新增省级“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9个。

  锡山 奋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提升

  锡山区紧扣“一推三治五化”目标要求,提高标准、加压奋进,补短板、优品质,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全力打造城乡融合的一流美好城区。

  着力高位起步,总体规划抓实落细。本着“集约资源、促进发展、尊重民意、塑造特色”原则,开展农村全域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投入34.58亿元,建设269个项目,积极推动农村住房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

  着力精细管理,品质提升呈现特色。加强农村改厕长效管理,巩固农村改厕成果,实现动态清零。加强垃圾分类设施覆盖、分类收运体系建设,加密作业频次,提升保洁质量。加强控源截污长效管理,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创建村庄环境长效管理“红黑榜”,有效带动全域村庄环境提升。

  着力共建共享,聚集多元共治合力。加大文明行为宣传力度,引导文明习惯养成。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明确村民责任和义务。通过“洁美庭院”创建等活动,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度,确保村庄常年保持干净整洁有序。

  惠山 全面铺开农村改革“试验田”

  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改革的试验中补短板、提成色、创优势,以“三大改革”为核心,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系统化”。全区102个涉农村(社区)全面完成改革任务,成立股份合作社117个,各村(社区)共折股量化资产总额18.57亿元,累计分红2.8亿元,农村产权交易共成交5095笔,累计交易额8.85亿元。

  村级财务管理方式改革“精准化”。在全市率先推进以会计“垂直管理、异地委派及一户双卡、立体监督”为核心内容的村级财务管理方式改革。全区102个涉农村(社区)全面完成改革任务,为富民强村打好基础。

  推动其他领域改革创新“开放化”。惠山区被确定为新一轮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积极探索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新路。前洲街道、玉祁街道组建集体经济发展镇级统筹平台,组织9个村参与项目投资,村总收益增加523.6万元。在全国先行先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累计贷款金额达到17.24亿元。

  滨湖 大力构建乡村善治有机体

  区落实全市“一核心四平台”建设要求,以自治消解矛盾、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积极构建“三治”融合的乡村善治新格局。

  基层党建有抓力。“雁阵计划”滚动推进,建立村党支部每月工作例会、台账互查、讨论座谈、学习分享、沟通联系“五个机制”。在全市率先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大轮训,完成1300余人次轮训工作。

  民主自治有活力。2019年实施105个村(社区)治理创新示范项目,形成“有事要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的良好氛围和机制。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0个,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到71.4%。开展“三声飞入寻常百姓家”、乡风文明志愿岗、巾帼志愿百队千人进村(社区)等一批广受群众欢迎的活动。

  综治管理有合力。推进农村网格化治理,划分农村网格44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70余名,2019年事件办结率达到100%。全区专职法律顾问聘用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实现全覆盖。农村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达到100%。

  新吴 走出智慧农业发展新路

  区扎实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富有“吴韵”特色的智慧农业发展之路。

  智慧平台有亮点。率先探索打造“智慧农业云”平台,计划建设农业生产与政府监管服务数据互融贯通的农业生产运营管理综合体系。在鸿山1800亩高标准农田中打造全省首个全面植入农业物联网、休闲观光农业的示范基地。

  智慧项目有“名片”。在鸿山千亩葡萄示范区建成无锡首个5G智慧农业示范项目,获得 2019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智慧农业专项奖。两项农业成果荣获农业农村部 “2019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项目”。辖区农业企业富华科技家畜养殖数字化关键技术与智能饲喂装备创制及应用项目荣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智慧监管有成果。全面建成“1+4”“三资”监管体系,以信息监管中心为主平台,“三资”管理平台、e银通支付平台、户户通信息公开平台、产权交易平台四个平台全面运行,实现了对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的全面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