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教育周刊

无锡教育开设“云端”思政大课堂

巧用全媒体资源 促学生思考与成长

  依托融媒体技术 凝聚强大教育力量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从医护人员到人民子弟兵,从公安民警到基层干部,从青年志愿者到快递小哥,全国人民守望互助、万众一心,创造了一系列战“疫”中的中国奇迹。这些感人案例是思政教育丰富、鲜活的素材。无锡教育系统依托强大的技术支持,创新形式整合全媒体资源,将内容丰富多样的思政教育内容形成线上线下联动,为“停课不停学”的学生在“云端”开辟了一个全面、立体的思政大课堂。

  疫情防控期间,开学延期,教育阵地转至线上。功能强大的全媒体资源,成为无锡教育发挥教育功能的强大依托。

  1月24日,除夕夜,无锡市教育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无锡教育”向全市百万师生以及家长发出《致锡城全体师生家长的一封信》,号召全体师生和家长“放假不放松,我们齐行动”。此后,市教育系统通过“两微一端”、抖音以及快手短视频平台、无锡教育电视台以及市级教育媒体与各校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形成联动,持续加大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力度。各类媒体综合运用图文、H5、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全方位立体式报道疫情防控动态,回应社会关切,传播科学防控知识。

  市教育局在微信公众号中开设了“党旗飘扬”“联防联控”“大爱前行”等栏目,讲好本地抗击疫情的故事,引导师生正确面对疫情。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发布疫情防控类信息300多条,点击量超过1700万,每条平均阅读量超5万人次,其中 10万+信息30余条。其中多篇报道引起了国家、省、市级媒体的关注,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媒体以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纷纷转载刊发。

  居家战“疫”的锡城学子牵挂着湖北武汉、黄石等地的同龄人,在学校和教育部门的组织下,他们依托互联网技术,在绘画、视频中手拉手、心连心,温暖互动。泰山路实验小学与湖北李清小学的学生在“口罩”上共绘美好生活。新城中学与黄石富池中学的学子隔空书写“三行诗”表白“战疫者”。两校学子共写“三行诗”的创意来自新城中学的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施老师。起初她还担心这群少年“不买账”,但她没想到仅仅4天就收到了近300份投稿,每一份都饱含真情。

  为广大师生和家长提供的教育平台还包括无锡日报报业集团。该集团教育融媒中心结合“无锡观察APP”教育频道,持续推送锡城师生的防疫故事;《无锡日报·教育周刊》结合新媒体推出“Ta说”专栏,汇聚全市校长,共同为全市学子上好“抗疫”这一堂课。

  云升旗与线上第一课 涵养家国情怀

  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锡城各学校延迟开学,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还有开学第一课都被搬到了“云端”。虽然形式与内容各不相同,但其主题一致,让源远流长的家国情怀,持续流淌进孩子的心中。

  2月10日是原定的新学期中小学开学时间,天一中学的学生通过“空中课堂”举行升旗仪式,在家中唱响国歌。高三学生程若曦站在顶楼天台举起五星红旗,面朝学校的方向立正。“我第一次参加这种形式的升旗仪式,虽然国旗在电脑里但我依然很激动。”学生赵立群说。

  校长朱卓君发表了题为《让心中的五星红旗升起》的国旗下讲话,“让我们心中的五星红旗升起吧,升起的是我们坚定的信仰,升起的是我们爱国的热情……”充满诗意的讲话让学生心潮澎湃。

  市一中高三学生的直播第一课从立德树人开始。2月19日,学生迎来了学校为他们量身定制的在线直播课程,语文、化学、地理等各学科教师无一例外都选择了“防疫”话题,将直播第一课上成了思政教育、生命教育、科学教育课。该校党委书记、思政教师朱晴怡的课从由疫情引发对社会诸多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开始,结合高中政治必修教材,探讨了遵循规律,敬畏自然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高三(12)班学生顾乐章坦言,老师在帮他们梳理知识脉络的同时,歌颂正能量,宣扬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培育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老师讲课中的最后一句‘既是挑战,更是机遇’,道出了这次战‘疫’对我们高三学生的意义和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意义!”

  线上德育矩阵 碰出理想信念火花

  自寒假伊始,全市教育系统便推出了线上全方位德育新模式,从市教育局到各校乃至班级纷纷行动,在线上碰出理想信念的火花。

  “锡慧在线”学习中心名师课程中不仅提供班会课、心理健康教育课、道德与法治课、思想政治课,而且还一以贯之将德育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市教育系统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整合本地专业心理服务力量,开设了26条疫情援助热线和40个线上咨询通道,利用网络开设心理课程和家长讲座,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无锡市中小学生和家长心理防护指导手册》,指导各地各校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防护,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家校合力共同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无锡教育微信公众号上开设的“云德育”栏目,整合了全市各校优秀的德育课程资源,让学生从中获取力量。宜兴市教育微信公众号推出系列线上课程《一位德育特级教师的战“疫”微课》,通过历史课、健康课和技能课等,多角度引导学生正视当前疫情,正确做好个人防护,明白自己的使命与担当。市教科院德育室主任张烨写下战“疫”日记,在惠山区的“慧心惠育成长在线”微信公众号持续推送。张烨介绍,自己写日记不仅是记录特殊时期的思考和感受,也希望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关注生理和伦理,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开展的线上德育课和活动别出心裁。市三高中录制了三节德育视频公开课,引导学生树立成为未来时代担当者的意识,成为社会所需人才走好未来之路。不少学生听课后心中生出万千感慨,高二(3)班学生杨骏杰写道:“一粒沙的重量将我压迫得无法喘息,但神圣的责任之光让我再一次看到了什么是不平凡的普通人。”还有堰桥初级中学初二(5)班,班主任胡文珠带领学生共写班级日记。学生争相报名排队,就中学生的使命、担当等话题和老师每天在班级群里展开对话,师生一起思考、感悟、成长。

  党员教师当先锋 学子行动亦暖心

  特殊时期的这堂思政课,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尤其是冲锋在前的党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最好榜样。

  寒假期间,众多党员教师纷纷行动,为抗击疫情贡献一分力量。河埒中心小学的党员教师邓峰与同是教师的女儿在社区担任志愿者,减轻社区工作者防疫的工作压力;湖滨中学教师徐锡滨关注到承担社区防疫任务的医务工作者吃饭可能有困难,与朋友一起为200名社区医务工作者送午餐;新吴区数十位校医分赴该区高速公路、国道卡口,做好对司机的问询、体温监测等工作。还有更多敬职敬业的教师,在一方书桌、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之下,尽力为学生搭建一方空中学习的平台。市教育局组织“锡慧在线”线上课程录制期间,数百名教师为了让线上课更具吸引力,潜心研究教材,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金星中学副校长姚菲在备课期间自制道具、录制漫画短视频,一次次完善和修改教案,只为给广大学生提供高质量且具有吸引力的线上课程。

  无论是视频中逆行的英雄,还是身边的榜样,都给孩子们强大的正能量,指明了正确的行动方向。湖滨中学初一(3)班学生罗雅尔与父亲从江西老家果园里摘下最优质的橙子,装了两百箱运回无锡。2月7日,父子俩与数名爱心志愿者一同来到市人民医院以及市第五人民医院,向辛勤工作的医务人员送上了自己的一点心意。对于自己和父亲送橙子的举动,罗雅尔说:“老师常说,做人要有爱心,要助人为乐。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全家都想为白衣天使们加油!”

  还有众多学子或通过创作歌曲、绘画作品,传递战“疫”中的正能量;或慷慨捐献自己的压岁钱、班费,与家人一起为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购置、捐赠防护物资;还有如无锡城职院学生郑竹丽那般加入志愿者队伍,承担力所能及的防疫工作……通过不同的方式,为疫情防控出力。(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