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4日,我市《关于清明祭扫服务管理的通告》正式发布,在全省率先推出暖心举措——由公墓服务管理机构提供免费代为祭扫服务。一周时间过去,市民十分关心这项服务的进展:到底做得怎么样?是不是每套墓穴都有鲜花祭扫?网上祭扫平台何时上线?昨天,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青龙山公墓是全市最大的经营性公墓,共有9万套墓穴。记者早高峰乘车前往青龙山公墓,一路畅通,而往年这个时候,私家车往往一直堵到公墓门口。保安师傅告诉记者,1月28日开始公墓暂停祭扫。进入3月,常有市民来门口询问、等候,他们只能耐心解释、劝返。通告发布以后,市民都知道了相关政策,就再也没有人过来了。
上午8点,该公墓办事大厅一片忙碌。刚运来的10000余支菊花有序堆放,公墓管理处主任张志军正拿着专用剪刀修剪花枝。旁边3张桌子围站着20多位工作人员和滨湖区民政局的党员志愿者,她们有的在整理花朵,有的用彩纸包装菊花。滨湖区公墓管理中心主任张美洁介绍,该区共有28万套墓穴,区民政局微信公号每两天公布一次代祭片区和数量,截至3月10日,该区六大公墓共150余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已代祭5.2万套墓穴。同时,该区的网上祭扫平台正在内测,本周内将上线。
随后记者来到离青龙山不远的青城公墓。统一着装神情肃穆的工作人员正手捧花束来到墓区,逐一向每块墓碑三鞠躬并敬献鲜花(如图)。整个过程显得庄重安详。“今天祭扫的片区,我们将以短信的形式,群发给家属,让他们知晓并放心。”公墓管理处主任李言介绍,这里规模小一点,约1.9万套墓穴。通告发布以后,工作人员就着手打扫墓区、修剪树枝、订购鲜花,在3月7日正式开始分片区代祭。一周下来,已经扫完8000套墓穴,预计下周就能全部完成。同时,3月15日,青城公墓将在微信公号上线网上祭扫小程序。她表示,公墓内还有一处海葬纪念苑,预计在本月25日左右进行代祭服务,敬献花篮。
据了解,目前我市各地已陆续启动代祭服务,一周来全市已完成6万余套墓穴代祭,清明节前夕做到全覆盖。市民政局相关人士表示,这个不一样的清明节,对我市各级民政部门来说是场考验,把服务做得规范、到位,才能让百姓满意、放心。这一次,市民政局统筹考虑传统习俗和祭扫新情况,专门制定下发《清明祭扫代祭工作指南》,为各地做好祭扫工作提供指引,同时开展检查督查,确保免费代祭平稳有序推进。而各地民政部门也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多措并举:江阴、滨湖创新开发“云祭扫”平台,倡导网络祭扫;惠山、滨湖积极动员党员志愿者加入服务队伍。
由于我市代祭扫工作谋划早、启动快、措施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市民群众的广泛认可。许多网友纷纷留言,“为政府提供的清明代祭扫服务点赞”“非常时期特殊祭拜,非常暖心!非常放心!”据悉,该项工作已被江苏民政部门向全省宣传推广。
(王晶 图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