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要闻

为“乡愁树”营造“安乐窝”

——探访市区范围内首个古树保护群落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苦槠,由于过去和香樟、银杏等古老树种一样,在江南较为常见、又多长寿,因而被称为“乡愁树”。近日,记者获悉,去年年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滨湖分局在雪浪街道大浮漆塘苑构建了一个苦槠保护群,该群落是目前无锡市区范围内首个古树保护群落,标志着我市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管理保护进入了系统化科学化的新阶段。

  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滨湖分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雪浪街道大浮社区漆塘苑,在社区尽头通往山林的一处坡地上,一棵棵苦槠遮天蔽日、枝繁叶茂,长势十分旺盛。其中,最显眼的当属“挂牌”的两棵。458号苦槠树龄为340岁,高约20米,胸径0.8米,459号苦槠树龄为200岁,高约18米。整个古树群落,占地约1万平方米,共有15棵苦槠树,树龄大约都在200—350岁。

  “苦槠是无锡较有代表性的本土树种,但如今已很难见到,也就在山林里还保留着一些。”我市古树名木专家何志堃告诉记者,这是因为苦槠属于壳斗科植物,它的特点是繁殖能力较差,树木落果后,种子很快就会发芽,如果不及时栽种、超过一个月,种子就会失去生命力。也正是这一原因,苦槠也就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该保护群落将成为苦槠自然生长的‘安乐窝’和种源基地,对研究和保护本地古树名木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何志堃表示。

  “构建古树保护群,起初为了防止人为破坏。”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滨湖分局工作人员说,去年年底他们在巡查时发现,竟然有人私自浇筑硬化了古树周边的山坡,并搭建了违章建筑,严重影响了古树的生长环境。随后,他们立即执法,恢复了山坡原貌,并为15棵古树设置了围护设施,明确了保护范围。

  据悉,今年我市将全面加强对古树群的保护。“除了单一树种外,在鼋头渚、锡惠公园等地,还有不少多树种的古树集聚群落,对它们开展‘群落式’保护,有利于研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弘扬生态文明和乡土文化。”专家建议,大家一起行动起来,让锡城古树参天更具魅力。(王怡荻 图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