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锡城众多实体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很受伤,不仅延迟复工复产时机,而且遇上不同程度的资金缺口。此种严峻形势,可谓对全市各类金融机构的一次“大考”,既让金融机构展示其出色的资源调度能力,又主动承担起纾困解难的社会责任。锡城金融机构所释放出的“大爱”,不只拥有非凡的帮扶力度,更彰显出感人至深的“温度”。
无锡民营经济活跃、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全市1.2亿户市场主体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七成左右。它们的经营状况,不仅是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关乎锡城民生和社会稳定大局。尤其是在当下“双创”的大背景下,许多小微企业尚处于初创时期,一旦遇到外部环境的急遽变化,就有可能中途“夭折”。此外,与大中企业相比,即使不少小微企业已在市场站稳脚跟打开天地,但由于自身资金储备少、抗风险能力弱,复工复产面临的压力相对较大。
因此,此时金融机构一系列普惠政策的及时跟进和发力,特别是实施的针对性、个性化较强的增值服务方案,不仅是履行自身的责任担当,而且是为经济社会实实在在的赋能。
梳理锡城金融机构实施的帮扶小微企业的政策,融资扶持极其到位。受严峻疫情影响,社会人口流动大大压缩,不少小微企业遇到“用工难”,加上人工成本和资金成本的开销仍在继续,小微企业现金流消耗迅速,一旦后续流动资金跟不上,将面临巨大的困境。此时给予企业存量信贷展期、发放“复工应急贷”等支持,“输血”效应十分明显。此次疫情发生后,我市金融机构均组织专门力量,出台“硬核”举措,开启“绿色通道”,抢在第一时间与小微企业对接。150多家银行机构、小贷公司等不约而同地伸出援手,在融资、信贷、费用减免等方面发力,助力小微企业渡难关、抓复产。不到一周时间,仅全市小贷公司就累计发放新增贷款2940万元,此举如同为干渴、孱弱的小微企业下了场“及时雨”、注入了“强心剂”。
信贷成本同样是小微企业经营成本重要的一部分。疫情期间,不少小微企业在房租、用工等支出上感到“压力山大”,惟有金融机构实质性下调融资成本才能令其轻装上阵。此次,全市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贷利率、抵押物抵押率等方面的优惠力度之大,不仅有效地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而且充分激发了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力。这些看似平凡但意义非凡的关爱举措,无疑将助力越来越多的锡城小微企业熬过严冬,迎来明媚春天。(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