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就像大脑中的“水”,当“水流”畅通时,大脑处于正常状态,而当“水流”受阻时,就会产生脑积水,从而引发头痛、呕吐等一系列不适症状。来自陕西的刘女士就是被脑积水困扰的患者,奇怪的是,她脑中的“水”时堵时畅,幸运的是,借助无锡的神经内镜技术,重新在脑部建立起循环系统,“水”终于通了。
对于脑积水患者,引流是常规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发现脑部有积水后,刘女士在当地医院治疗,由于脑室系统内部通路有一处狭窄,医生给她植入一根引流管,重建了通路。但此后刘女士却遇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症状时好时坏,严重时卧床不起。整整一年时间,她辗转打听名医专家,脑部手术做过三次,但每次去医院检查时发现都是好的,回到家又不行了。
来到无锡二院时,无锡二院神经外科首席医师鲁晓杰和神经外科副主任王清仔细查看了刘女士的病历,结合她的症状和多次手术情况,发现了引起这个奇怪现象的原因。“我们都知道,池塘抽水的时候,水草会随水流移动,堵在出水口,出水口会被堵塞。当抽水的压力消失,水草流走,出水口会再次疏通。”王清说,刘女士脑部就是这种情况,当植入的引流管引流时,大脑内的脉络丛如同水草一样堵塞出口,引流结束后,脉络丛归位,引流管疏通。
弄明白病情原委后,鲁晓杰和王清为刘女士量身定制了一个特殊的治疗方案,决定在其脑部做一个自循环系统,在引流脑部积水的同时不会引起脉络丛的漂移。“利用神经内镜,通过额部进入脑室,‘大门’堵了,我们就开一个‘后门’,从‘后门’将‘水’引流。”王清介绍,手术叫作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手术非常精细,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如此一来,刘女士的脑部搭建起一个闭环的“循环系统”,引流脑部积水。术后三个月,卧床已久的刘女士可以站起来了,生活逐渐能够自理,一家人喜极而泣。
像刘女士这样的手术,无锡二院一年开展10余例,得益于先进的神经内镜技术。据了解,无锡二院鲁晓杰及团队的“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关键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曾荣获2018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成果应用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在无锡受益。(小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