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清零背后的53天硬核之战

——无锡五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记

  全副武装的医务人员给一位重症患者做肺部CT。

  五院党委书记、院长鲁晓杰现场指挥抗“疫”一线工作。

  医务人员为一位重症患者行插管辅助呼吸术。

  五院抗“疫”第一梯队人员完成两周救治任务,火线归来。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3月15日,战“疫”传喜报——随着最后一例确诊病例从全市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无锡五院出院,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5例,已全部出院。

  清零!这个好消息犹如冬去春来的暖风,鼓舞和激励着全市人民乘胜追击,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收获喜讯的同时,让我们一起回望,细数疫情救治的时间轴——从1月23日收治第一例确诊患者,到3月15日最后一例患者出院,作为全市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无锡五院全体职工53天昼夜奋战,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千方百计抢救生命,在这场战“疫”中彰显出了硬核实力和责任担当。

  集结

  快速响应,全面部署,筑起牢固抗“疫”战线

  “党旗引领,始终飘扬在抗击疫情主阵地。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有公益性,更有政治性!”疫情如军令,当新冠肺炎疫情悄悄袭来,无锡五院党委快速响应,全面部署,迅速筑起牢固的抗疫战线。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厉高畅说,在这场战“疫”中,充分彰显出党组织的坚强堡垒作用,体现出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制度优越性。早在1月16日,根据省卫生健康委组织的新冠肺炎诊疗和防控培训会议精神,五院就闻令而动,第一时间制定并启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救治工作方案》,同时精兵强将迅速集结,全院组建4个医疗、6个护理应急救援梯队。

  1月23日,无锡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作为全市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医院,五院勇挑重担,首位患者收治入院的当天,各项工作就同步推进了。医院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成员的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设“一办七组”,即指挥部办公室和医疗救治组、院感防控组、疫情监测报告组、收治检测外协组、物资保障组、宣传舆情组、检查督查组,建立每日碰头制度和救治工作日报制度,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定点收治、标本检测、信息上报等工作。

  在无锡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无锡市卫生健康委的统一指挥下,根据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及国家、省市疫情诊疗、防控方案和相关工作要求,五院先后3次调整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方案、医护流程规范、疫情救治床位设置方案和新冠肺炎患者诊疗方案,制定并下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院内感染应急预案》等100多项相关配套文件,确保疫情防控有章可循。与此同时,针对疫情变化,全院组织开展防控和诊疗方案培训,分批次组织开展新冠肺炎发热门诊诊疗流程、防护流程及跟踪居家隔离病人等新冠肺炎的防治培训,确保全院全员培训,考核合格上岗。

  较量

  一人一策,精准施治,全力抢救每一位患者

  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无锡五院牢固树立“守一栋楼,护一座城”的理念,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在这场战“疫”中交出了硬核成绩单。

  硬核一:建立科学、规范、有序的筛查救治体系,“火力全开”集中收治病人。疫情发生后,五院迅速启用C楼收治病人,在收治中实行分区管理,负压病区收治危重症患者,普通病区收治轻症患者,建立独立留观病区,严格执行筛查标准,不漏过一个疑似病人。

  N95口罩,外科口罩,帽子,护目镜,面罩,手术衣,2层隔离衣,2层手套,鞋套——这是每一位战“疫”勇士战斗的标配装备。疫情发生后,全院107位医生、168位护士,“全副武装”前赴后继出入C楼,零距离接触每一位患者。

  “他们全副武装的样子是一种坚强而又坚韧的美,他们全心投入的样子是一种自然而又自信的美!”五院副院长赵洪顺感动地说,在这次战“疫”中,特别要点赞护士队伍,护士和医生一样重要,他们不仅是护理员,还是检测员、督导员、保洁员、心理咨询师……多重身份下,他们毫不畏惧,迎难而上。

  硬核二:推行多学科、强重点、突个性的诊治思维,一人一策,精准施治。“与病毒作战,时间就是生命。”五院副院长邱源旺说,五院实施全员分批次培训,切实提高病例的早期识别、重症与危重症救治能力,成立多学科救治团队,涵盖重症医学科、呼吸科、感染科、急诊科、中医科、精神科、儿科等专学科优势力量,夜以继日救治病人。对重型患者,实行“一人一团队”“一人一方案”。治疗中,综合运用了气管插管、经皮气管切开、ECMO、CRRT等技术,还探索开展了“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重症、危重症患者”“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等技术,“可以说,临床上全国能用的治疗手段,我们都用上了”。

  白衣战士用精湛技术与极度敬业精神,创造着生命奇迹。无锡第一例确诊病例、市区年龄最大的79岁患者、全省唯一心脏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全省最复杂的危重症患者……一个一个难关攻克,一位一位病人相继康复。

  硬核三:不仅治病,还疗心,特色人文医护暖人心。护理团队制定关爱患者服务十大举措,发放温馨手册、开展关怀陪护建患儿心灵“驿站”、微信视频亲情“快递”、“心理咨询“热线”、推行一站式出院管理、健康宣教送免费阅览“福利”等。尤其是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疏导焦虑和恐慌情绪,排解心理压力。

  53天的攻坚克难,最终医院收治的市区51例确诊病例全部出院,治愈率100%,实现了病例“零死亡”的目标。

  守护

  提高一档,跨前一步,全程防控保障“零感染”

  “防控是责任,细节决定成败。”五院副院长黄伟表示,抗“疫”期间,五院一直坚持最严格的内部防控,“提高一档、跨前一步”,重点围绕“分、清、实、明、全、严”,全程防控、督导,保障医务人员“零感染”。

  诊疗区域“分”。在全市率先分设新冠肺炎发热门诊诊疗区、病人留观区、确诊病人隔离区,各区域建筑物、新风、空调系统完全独立,三区两通道分明,有效构建感染防控物理屏障。

  路径管理“清”。全面梳理各诊疗区人流、物流,周密推演病人、工作人员、清洁物品、污染物品等进出路线,制作工作路径图、流向地标,有效避免可能存在的交叉感染。

  监管培训“实”。根据各岗位特点制作个性化岗位防控培训PPT,防护用品穿脱教学视频,开展感控知识针对性培训和考核。加强新冠肺炎诊疗区日常感控行为的监管与督查,有效规范医务人员感染防控行为。

  分级防护“明”。根据国家防控规范,结合疾病特点及各岗位风险,梳理确定医院不同区域、不同岗位人员的防护等级,首创防护级别A、B分类,严格管理规范。

  排查梳理“全”。加强各出入口的管控;全面排查梳理医院员工、病人、陪客、探视人员健康情况;制定公共区域清洁消毒规范,落实食堂分餐制,有效构建医院健康管理屏障。

  医废管理“严”。有污水、废液经二次消毒处置,监测合格达排放标准后排放,切实保障环境安全。

  如此严密周全的防控举措,如同为每一位医务人员撑起了坚实的“保护伞”,截至目前没有发生一例医务人员感染。

  保障

  联手渡关,保障到位,搭建多渠道保障体系

  “打仗打仗,打的就是保障。”五院副院长沈婷雪说,前方高效运转,后方保障供应。医院建立起多渠道保障体系,除了官方途径采购外,还充分发挥职工和各方力量,通过捐赠、购买筹集急需物资。抗“疫”期间,共采购和接收捐赠医用N95口罩14500余个、防护服7800余套。虽然物资供应总体偏紧,但前后方“联手”渡过一个个难关,没有耽误一天的工作,没有影响一位病患的救治。

  虾仁炒蛋、什锦蹄筋、萝卜排骨汤、鲜鸡汤、香蕉和橘子……翻看新冠肺炎患者的菜谱,样式丰富、营养均衡,科学合理的膳食有效增强抵抗力,为抗击病毒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不仅仅针对患者,战斗中的每一位队员,医院一样保障到位。一线战斗期间,他们不能回家,所有生活物资和宾馆一样配备,常备点心,每天都有营养餐、两种以上水果,专人送餐,保证他们一下“火线”就能吃上热饭热菜。

  在抗“疫”前线多日奋战,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也“压力山大”,医院组建了一支“心灵绿洲”心理咨询小队,为医护人员实时展开心理疏导,为他们减压。

  思考

  主动作为,超前谋划,构筑传染病立体救治体系

  回望这惊心动魄的53天,无锡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无锡五院党委书记、院长鲁晓杰如释重负,疲惫而又兴奋。“每一位为抗‘疫’做出努力的五院人,都是勇士、是英雄、是功臣!”他说,白衣天使化身白衣战士,为患者撑起生命之舟,充分彰显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以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的崇高使命。

  边战边反思,才能更好地向前迈步。“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是中央明确的改革任务,也是着力推进的民生大事和发展机遇。”未来五院在全市的传染病防控大局中该如何担当?深思熟虑后,鲁晓杰表示:“我们将主动作为、抓住机遇,突出重点、超前谋划,加快推进市传染病医院新的规划和建设。一方面,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明确的履行无锡地区常见传染病防治、满足区域百姓综合医疗的功能定位;另一方面,紧紧围绕应对突发公卫事件重大疫情防控、检测预警以及确诊患者得到有效救治的功能定位,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加快规划建设,力争到2025年,将无锡五院建成省内前列、国内知名的以专科医院为核心、综合医院为支撑的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

  一幅新的蓝图已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