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正在进行,吸引全球目光。史料证明,我国最早对珠峰进行了测绘活动。“最先发现珠穆朗玛峰的,是居住在西藏南部的藏族同胞,他们给予这个峰以名称。但是把这个山峰,用科学的方法,记录在地图上的,则是1715至1717年到西藏地区测量的我国测量队员胜住、楚儿泌藏布和兰本占巴。”
写下这段话的,是已故著名地理学家林超。他在1958年发表的论文《珠穆朗玛峰的发现与命名》中指出,西方世界普遍认为是英国人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发现了珠峰,并将其命名为“埃佛勒斯峰”。然而,“这是一种带有殖民主义色彩的傲慢。”
林超写道,从1851年到1865年间,英属印度测量局从印度境内采用大地三角测量法对珠峰高度进行遥测。时任局长安德鲁·沃却“‘慷慨’地以此峰来纪念他的上司前任局长埃佛勒斯”,这便成了西方对珠峰名称百余年错用的起源。
但西藏人民却早就赋予过这座山峰本地的名称。对此,欧洲人也是心知肚明。1922年,英国探险队在珠峰实地考察后在伦敦报告时称:“西藏人称埃佛勒斯为珠穆朗玛……显然这是该峰正确的名字。”但此后,欧洲人却并未改正“埃佛勒斯”这一错误名字的使用。
“珠穆朗玛”之名,最早见于清乾隆年间绘制的《乾隆十三排图》,这幅地图则是依据成图于康熙年间的《皇舆全览图》绘制的,其中,“珠穆朗玛”被写作“朱母郎马阿林”。林超文中指出首先对珠峰进行测绘的胜住等三人参与了这幅地图的绘制。
故宫博物院藏品中有一尊四游标半圆仪。“它代表了当时世界领先的测量技术。”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说,300多年前,胜住、楚儿泌藏布和兰本占巴入藏的行囊中,便带有这件仪器。
其时正逢清康熙年间。在传教士张诚、巴多明的建议下,康熙决定于1708年起重新测定全国地图。1715年前后,胜住等三人被派往西藏。这是我国首次用现代测绘技术对西藏地区进行国土测量,其中就包括对珠峰的测定。
这次测绘行动在《清史稿》《清实录》等史料中均有记载,而最直接的史料证据则是《皇舆全览图》本身。图中,珠峰以山形符号被标出,其名字中的“朱母郎马”为藏语发音,“阿林”是满语中的“山”,位置被放在图中北纬26度40分、西经29度10分,约合现在东经87度18分。
林超在论文中指出,这个位置和当代测量结果(约北纬27度59分、东经88度55分)有出入,“但该地区山川地势的相对位置是清楚准确的。”
“《皇舆全览图》可以说是关于珠穆朗玛峰测量最早的历史文献。我国测定珠峰的时间比西方早了近140年。”周乾说,1952年,我国正式将这座世界最高峰命名为“珠穆朗玛峰”,这也与《皇舆全览图》依照当地藏语传统发音命名的原则相同。
直到300多年前,中国测绘人员作为历史的先锋,首先将人类科学认识世界的边界拓展到了世界最高峰脚下。
《皇舆全览图》的成就远不止于此,它也是当时世界上范围最广的实测地图。英国近代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之《地学》中明确指出,清康熙时期绘成的地图无疑是亚洲当时所有地图中最好的一幅,且比当时欧洲所有的地图要更好、更准确。(新华社拉萨5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