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 纯
近段时间,全市大力开展“春雷行动”停车秩序整治,汽车违停现象得到较大改观,如何根治“停车难”“停车乱”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共享停车,作为一种将现有资源进一步整合优化再配置的城市停车管理新措施,体现了城市公共管理智慧、资源共享理念和合作共赢原则,对于治疗传统“城市病”是个好办法。但共享停车真正要做到“共享”并不容易,多地在推进共享停车过程中不同程度陷入了“人人都知好,人人却不愿共享”的窘境,遭遇了诸如停车费用谈不拢、参与方互不信任、资源垄断难开放等问题,使得共享停车“叫好不叫座”“鼓励难落实”。
任何科学决策,都离不开政策支持,城市治理的好办法必须要靠好政策来推行。推进共享停车,不能只是呼吁鼓励这么简单,还应拿出更多实策真招去调动有关各方的积极性,让大家共同参与、共同分享、共同做大共享停车这块“蛋糕”。
共享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互联网起了主要推动作用,推行共享停车同样离不开互联网思维。只有建立共享停车信息平台,让车位资源的供给方即时公开分享停车信息,资源需求方车主及时看到闲置车位信息,才能快速平衡供需两端,使城市有限的错时资源得到有效共享配置。至于共享停车平台的搭建,要么是政府出资搭建公共停车平台,要么是社会出资搭建商业化停车平台。从之前网约车、共享单车发展经验来看,与其政府“操刀包揽”,不如在做好统筹协调监管的基础上让位于市场。所以,应鼓励社会资本建立共享停车平台,像出台网约车规范一样出台专门的共享停车办法。
推进共享停车还要鼓励车位管理者或拥有者临时出租自有闲置车位,包括有停车位资源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物业公司、小区业主等,明确这些资源管理者或所有者们有从共享中受益的权利。有了明确的利益预期与驱动,资源垄断闲置的阻力将大大减小。还要制定规范,让广大车主更科学合理使用共享车位,让有限的车位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促进共享停车稳步健康发展。当然,共享停车在实践中少不了纠纷,这更需要出台专门的制度法规来化解,解决诸如协调不同类型单位资源开放、明晰各方安全管理责任、分摊信息化改造费用、完善信息资源共享等等深层次问题。在这方面国内一些先进城市已有成功经验,如上海出台《关于促进本市停车资源共享利用的指导意见》,组织引导停车供需双方及第三方经营服务企业等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共治,目前建成共享停车泊位已超2万个。广州制定停车场条例明确鼓励有偿共享,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有小区业主月“躺赚”租金上千元。成都出台《推进停车资源共享利用实施意见》,建立共享停车行为信用约束机制,将用户严重失信行为依法纳入市公共信用平台,解决共享后顾之忧。
不管是解决当下的停车难问题,还是着眼于城市长远发展,无锡都要把加快推进共享停车提上议事日程,利用无锡在物联网技术方面的先行优势,通过政策鼓励加技术支持,让共享停车这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好做法早日落地惠及市民。
(作者单位:无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