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太湖周刊

接官亭和接官亭弄: 消失与复现

  在三里桥附近,要找接官亭和接官亭弄不那么容易。岁月变幻,时过境迁,附近上了年纪的人也难指认得出准确方位。好在,有无锡地方志专家郁有满相助,又有热心于恢复三里桥历史街区的“老北塘”黄树鑫带路,路经积余实验学校,穿过一片待拆迁的居民区,一边是拆后的废墟,一边是烟火气犹在的老房子,就这么一直走到北塘大街路口。站定,黄老提醒我们回头看,原来,我们刚刚走过的这么一段不起眼的小路,就是接官亭弄了。他再提醒我们朝前看,大运河畔原有接官亭,可哪里还寻得到亭子啊!

  接官亭和弄皆是北塘大街古运河畔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接官亭,顾名思义就是迎接来往官员的固定地点,明万历年间的《无锡县志》中已有记载,它地处古运河无锡境内交通要津,车马舟船,南来北往。邑内城区,河道纵横,官员们可乘小型官船直达县衙,陆路则坐轿子从北塘过莲蓉桥入城。官员离船上岸,在接官亭内与迎接人员一番寒暄后,被请进不远处的官厅休息。这就是今天的接官亭弄。以前,此地豪门深宅相连,巨商大贾云集,米行、山货行、绸布庄、钱庄遍布,商铺鳞次栉比,是旧时无锡商业和金融中心。

  历经沧桑,接官亭早已在战火中被毁。2004年,在原址上新建了一座四角接官亭,后因拓建新三里桥于2017年被拆。来到接官亭的大概位置,郁有满介绍,明朝以前,无锡有三个接官亭,此地是北门的接官亭,明万历年间孙继皋中状元后所建,同时建有迎潮坊、迎潮馆,为当年发大水取吉利之义。无锡是江南的文化重镇和水旱枢纽,又曾是封建官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地域环节。因此,在郁有满看来,接官亭作为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与重要的历史节点,应在原地将其恢复,物化出来,增设标识系统。

  郁有满指着不远处说,“这里原有摆渡口,至对面丁港里。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当年的桥梁、街市都已改变或湮没。”行走在接官亭弄一带,尚存的片区中,不乏风貌保存完整的江南民居,街巷空间格局变化不大。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许多“老北塘”人建议恢复三里桥历史街区,今年,市政协会议也不乏此类提案。郁有满和黄树鑫认为,以接官亭、三里桥为代表的北塘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怎样规划设计,怎样保护,都有深意。

  事实上,这些年,政府部门也在为恢复北塘一带的历史街区做着努力。据了解,去年9月,“接官亭弄文化商业休闲街区”设计方案通过专家论证,专家提出,要做好历史材料的收集,确保街巷与院落的保护性修缮。目前,接官亭地块征收工作接近尾声,将从“生活、生产、生态”三个方面活化再生里弄和街巷,全方位复兴街区,打造无锡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的重要节点。以黄树鑫为代表的“老北塘”们也期待着接官亭和接官亭弄早日复现。(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