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阿吃饭啦?老小(无锡方言,意为小孩)开学了哇。”“刘阿姨,身体阿好点了?多歇歇!”王星谱走访民丰社区时一路和群众打着招呼,每个人的名字他都能脱口而出,像是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的“老邻居”。
梁溪公安分局黄巷派出所民警王星谱老家虽是盐城,却讲着一口地道的无锡话,他说跟群众打交道多了,自然就学会了。聊起17年的从警生涯,王星谱不紧不慢地说道:“我是从部队转业当警察的,以前在部队的时候,做什么都讲究雷厉风行,不过成为社区民警之后我发现,社区工作还需要耐心和细心。”
为民解难的“真心人”
王星谱的办公室里挂满了锦旗,其中有一面锦旗上写着“鱼水相依,为民救急”。王星谱说,这是2014年崔阿姨送给他的。
那一年7月份,他到社区去走访,听到一户人家传来争吵声,便敲门询问情况。原来,崔阿姨当年生下儿子小崔之后,儿子的父亲便离开了,因两人未领结婚证,便无法办理出生证,崔阿姨的儿子一直无法报户口,给找工作带来困难。因此事他多次离家出走,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王星谱得知后,一边劝慰小崔不要做傻事,一边到有关单位走访查证。他到小崔出生的医院多次查调档案,但因医院档案室几经搬迁,只保存十年内的病人住院记录,无法查到崔阿姨当年住院产子的病历。
医院的负责人告诉王星谱,他需要的档案可能在之前废弃的档案室里。王星谱马不停蹄,立即联系医院打开了废弃档案室。七月份已经是夏天了,堆积着上万份材料的档案室里更是闷热,翻了两三分钟,王星谱就已经汗流浃背,但想到小崔的焦急,他又弯下腰继续翻找。三个月的时间里,王星谱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泡在了档案室,来来回回上百趟,终于找到了小崔出生的相关佐证,为他报上了户口。崔阿姨一家人十分感激,于是就有了这一面锦旗。
拿到户口本的那一刻,崔阿姨激动地拉着王星谱的手:“王警官,你的确是为老百姓办事的真心人!”
事事关心的“自家人”
有人这样形容社区民警:风声雨声抱怨声,声声入耳;急事难事闲碎事,事事关心。也有人说这份工作是一碗苦药,难咽至极。但是对于王星谱而言,工作不是“苦药”而是“甜汤”,甜的是群众只要说起“王星谱”这个名字,都会不自觉地竖起大拇指。
2015年年初,民丰西苑孙师傅家中发生火灾,王星谱立即赶到现场,所幸孙师傅平安无事,但家当全毁,现场一片狼藉,想继续住是不可能的了。孙师傅身患残疾,平时以开残疾车接客生活,这一次的火灾让本就不富裕的孙师傅更是雪上加霜。群众有难,作为社区民警的王星谱当然不会坐视不管,为了使孙师傅尽快有个住所,他当晚就自己出钱叫上5个工人一起,连夜清理火灾现场。
第二天,王星谱又联系居委干部,与社区沟通协商,组织捐款捐物,并与孙师傅所在单位及街道联系解决救济问题,孙师傅的吃住很快得到了解决。
当有人问王星谱这么做图什么,他说:“我就是把群众当成自家人,帮助家里人度过困难还图什么回报吗?”
通讯录里的“救急人”
民丰社区的卢阿姨是个低保户,又重病缠身,一个人住在无锡,无依无靠,但她的手机却从不离身,因为里面有一个“王警官”的手机号码,她知道,如果遇到紧急情况,“王警官”一定是那个第一时间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人。
王星谱是在一次走访中认识了卢阿姨,了解到卢阿姨的家庭和健康状况后,便把自己的电话号码输进她手机,并告诉她:“你有困难,随时打电话找我。”之后的每个星期,王星谱总要抽时间去看一看卢阿姨的近况,带点生活用品,还给卢阿姨传授自己的“保健操”。
2018年12月的一天,王星谱像往常一样早晨6时起床之后,准备先去社区转一转,刚坐进车里,他就接到了卢阿姨打来的电话:“王警官,我要去医院,但我爬不起来!”他二话不说,火速赶到卢阿姨家里,把她送往医院。
“我已经习惯了,每天早晨6时多去居民小区转转,平时散步的时候,走着走着也就到社区了。”王星谱说,为了方便工作,他把家也安在自己的辖区附近,大事小情可以随叫随到,8小时以外也是如此,这就意味着他有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处理自己的工作。
2019年10月,无锡市公安局授牌了10个社区民警练兵基地工作室,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王星谱工作室是其中之一,这对他来说既是鞭策又是鼓励。他笑着说:“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好是我工作上的自我要求,尽管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但只要我在岗一天,我就会尽责一天。”(杨文隽、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