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太湖周刊

倾听心灵的召唤

  □朱 洁

  2020年上映的《野性的呼唤》是一部美国真人动画冒险电影,由克里斯·桑德斯执导,哈里森·福特、丹·史蒂文斯、凯伦·吉兰、奥玛·希主演,改编自1903年杰克·伦敦的同名中篇小说。影片讲述原本生活在充满阳光的加州灵犬巴克,被拐卖到寒冷偏远、盛产黄金的阿拉斯加,辗转成为雪橇犬,流落在不同主人之间,面对严峻的生存考验,巴克听从内心的召唤,回归荒野,成为自己的主人。

  当巴克被装入木笼,离开圣克拉拉谷法官米勒家的大房子之后,便开始了它的人生大冒险。在从南方辗转北方的路途中,穿红毛衣的男人让巴克初尝棍棒的滋味,知道了狗是无法和手拿棍棒的人相较量的;在跟随北方邮差佩罗特、弗朗索瓦丝前往道森的雪橇队伍里,巴克感受到工作的自信与快乐,它成功打败雪橇队的领头犬斯皮兹并取而代之;它也从淘金者哈尔那里看到了什么是贪婪和凶残。巴克逐步摆脱和结束了它四岁之前在加州和人类建立起来的“爱与伙伴关系”的法则,开始接受丛林世界里的“棍棒与犬牙”法则,直到它遇到约翰·桑顿,一个遭遇爱子死亡、婚姻解体、不知前路何方的失意男子。

  一人、一狗、一屋、一船,桑顿和巴克共同度过了一生中最平静最温馨的美好时光,直到寻仇而来的哈尔枪杀了桑顿,愤怒的巴克迎上哈尔的棍棒,将哈尔撕咬着投进熊熊大火。

  在巴克从家犬到加入狼群的生命历程中,它必须面对的是如何处理与人类、与自我、与自然的关系。法官米勒、邮差佩罗特、淘金者哈尔都只是巴克生命中的匆匆过客,而桑顿,则是巴克最难抛舍的与人类的情感维系。当桑顿为哈尔所杀,并且巴克为之复仇之后,巴克终于挣脱对人类最后的依恋,听从内心深处不断发出的来自荒野的呼唤,回归自然,加入狼群,成为大灰狼族群新的首领,从此不断繁衍自己的子孙。

  和小说专注于描画巴克的心灵挣扎不同,电影《野性的呼唤》既要表现人与狗的心理冲突,也要着力于外部冲突的传达。当巴克被哈尔打得气息奄奄的时候,桑顿救了巴克的命。桑顿不同于巴克之前的任何一个主人,如果说以往的主人与巴克建立的是友谊和与工作伙伴关系的话,桑顿与巴克之间则充满着一种相互理解而又平等无私的爱。桑顿带着巴克,沿着爱子生前探险的路线,去领略荒僻之地的风光。他明知道放巴克去狼群有可能会从此失去巴克,但依旧让巴克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去和狼群追逐嬉戏。在与巴克共度的远离人群的日子里,桑顿逐渐明白了人生的真谛,诱人的黄金也终究无法弥补失去的过往,他决定回归家庭,尽管家早已千疮百孔。令人遗憾的是,影片对于外部冲突的书写和表达失之简单。哈尔与桑顿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由桑顿阻止哈尔带领雪橇队冒险过冰河,过渡到哈尔对桑顿抢占黄金资源的臆测,以至于哈尔追踪桑顿并发生惨烈的枪杀,这一叙事线索的书写因为铺垫不够表现不足而显得较为生硬。

  作为迪士尼首部把片头改为“二十世纪工作室”的电影,《野性的呼唤》的最大卖点是以全电脑动画绘制的主角巴克,巴克形象由CG生成,原型为圣伯纳和牧羊犬的混种,动作和表情则来自真人演员泰瑞·诺塔里。基于丰富的技术积累和表演经验,片中巴克形象极富表现力。然而,过多的面部表情,又为巴克赋予了过度的人类特质,甚至更近似于迪士尼标配的卡通形象,而非一只真正的、富有独立灵魂的狗。

  但无论如何,就整体而言,《野性的呼唤》所展现的北方壮阔的极地风光与雪橇犬在逆境中奋力生存的故事已足够吸引人。一百多年前杰克·伦敦笔下雪橇犬残酷的生存故事,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以人狗之间的温情面貌得以呈现,也合乎当下更多人的心灵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