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教育周刊

学农事、出大汗、富精神

小学生田间课堂里收获多

  生在江南的娃娃,怎能不知稻米从何而来?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的学生对水稻有了更深的了解,还培养出了感情来。那是因为,前不久他们实实在在当了一回小稻农,光着脚丫在水田里插秧种下了水稻,还将亲历水稻生长到成熟的整个过程。

  “小脚丫,四个叉,能量田埂有多长,能量稻田有多大……”活动当天,学生一边唱着童谣,一边到学校农耕园的水田里学习插秧。学校请来附近有经验的老农,手把手耐心地教孩子们插秧的要领:“插秧要‘一抓二稳三浅四匀’,‘抓’是用三个手指(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抓住秧苗的根部……”学到了新技能的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光着脚丫走进了水田,深一脚浅一脚地 “依葫芦画瓢”插起秧来。不一会儿,一排排歪歪扭扭的“秧苗小分队”就站在了大家眼前。插秧当天天气很热,但水田里、田埂上欢声笑语不断。五年级学生苏奥博说:“才劳动了半个小时,我就已经满头大汗、腰酸背疼了,原来种田这么辛苦,农民伯伯真不容易啊!”

  “我们学校虽然地处江南水乡,但孩子们却只有在电视里才能见到耕作的情景,孩子跨进水稻田的这一步,才是他们真正成长的一步。”钱桥中心小学校长秦伟说,“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并真正体验农事劳动的苦与乐,培育他们识五谷、勤四体、分四季、知节气的文化涵养,从而实现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的目的。”

  今年3月,《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劳动教育备受关注,钱桥中心小学已经先行一步。去年暑期,学校提出新劳动教育理念,并抓住校舍扩建的契机,在校园里开辟了占地2.5亩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心农场,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特色教育的重要举措。劳动实践基地先后推出了以学习二十四节气、农作物的认识、农业生产实践为内容的德育特色课程“新劳动教育课程”活动,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体验农耕中增长知识、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秦伟称,“劳动教育”是“五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一提到劳动教育,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带着孩子下地干活,往往忽略了意识的渗透和德育建设,往往导致表面重视但浅尝辄止等问题。学校将劳育和德育结合,先后开设了“农业谚语”“二十四节气”等诗词教育课程,“生活自理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养成教育课程,还有一系列丰富的社团课,让孩子们将书本与生活的知识融合,精神更富足,品格更健全。(秋实、见习记者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