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教育周刊

香包香自何处来

  6月20日,25名无锡报业全媒体小记者走进水秀社区,上了一堂特别的生物课。

  “我知道,那边红色的植物是一串红!”“后面那一丛是绣球花!”一到水秀社区二支部的党员花圃,小记者们就开始抢答一般说出自己认识的花卉。

  社区工作人员张震雷指着花圃前排的植物向小记者介绍:“从外向内分别是薄荷、艾草、菖蒲,可别小看边上这一排不起眼的‘小木棍’,它们是还没长大的薰衣草。这些植物都是端午香包里的原材料。”社区老党员许月霞还向小记者们详细介绍了四种植物的特点。

  “为什么这里叫党员花圃呢?”有小记者好奇地问。社区陆柯成书记告诉小记者,以前因为部分居民装修堆放建筑垃圾、种植蔬菜等破坏了小区绿地,后来社区党员承担起了治理空秃绿地、退菜还绿的任务,所以叫作党员花圃。

  除了学习辨认花草,79岁的老党员蒋茂良还与小记者们分享了他童年过端午的故事。“1949年那会,我和你们差不多年龄。那时候我家可没有粽子、咸鸭蛋吃。条件比较好的人家会编好网兜让小孩把咸鸭蛋挂在脖子上,当时我看了心里真的很羡慕!”蒋茂良鼓励他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长大后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天小记者还接到了一个特别的任务——和社区党员一起为困难家庭送粽子。“送的粽子是什么馅的?”“这些粽子是买的吗?还是谁包的?”小记者周禹萌抓紧路上的时间采访。党员徐一玮回答说:“有白米粽也有赤豆粽,这些粽子都是社区党员自己包的,是我们的心意。”周禹萌还认真地数了一下袋中粽子的数量。

  走访残疾人陆先生的家庭后,小记者徐敏问说,第一次走进陌生人家中采访,既锻炼了自己的胆量,也跟着社区工作者学到了一些与人沟通的技巧。

  (越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