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闻

太湖新城“三纵三横”主干水网沟通活水泄洪,多个新建闸站“守住”排涝关口——

大剧院路入汛以来 未现“因涝阻路”

  本报讯 近日,太湖新城防洪排涝工程阚甲里河闸站规划设计方案出炉,又一条新河闸即将开建。记者从市住建部门获悉,太湖新城致力于沟通活水泄洪水系,打造防洪排涝设施,入汛以来,一些往年易积水路面长时间积涝现象已较少见。

  今年汛期以来,在几轮强降雨的考验下,太湖新城未出现一条长时间积涝的主干道路面。“特别是处于低洼地区的大剧院路,以往曾经一度因强降雨封闭了道路,今年该路段即使在暴雨期间也未出现车辆积压、阻碍通行的情况。”经开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往年太湖新城区域内有几处易涝的点,比如蠡湖大道快速路上的几处涵洞,具区路、吴都路和立信大道交叉口的一些地势低洼处,今年虽在暴雨时有短时积水,但很快就通过泵车抽排和地下管网渗排得到缓解。

  今年汛期太湖新城防汛排涝效果提升,主要归功于不断完善的优质水环境和防洪排涝设施。据介绍,2017年至今,太湖新城综合整治了数十条河道,整治长度近45公里,已建设7座闸站4座节制闸。除了这些闸站形成的“大包围”,太湖新城在充分利用板桥港、南大港、庙桥港、蠡河等已有骨干河道以及近年新开河道的基础上,规划了“三纵三横”主干水网格局。三纵河道为:长广溪-壬子港、庙桥港-尚贤河、蠡河。三横河道为:秀水河、碧水河、清水河-新开港。这些活水泄洪水系在汛期将有效起到防汛排涝的作用。

  此外,今年在一些容易积涝的低洼地段,市建设部门和水利部门还安排了临时泵车24小时响应。市民经过大剧院路能看到闪着黄灯的泵车,一旦出现强降雨,路面大量积水,泵车就会启动抽水。工作人员介绍,在强降雨来临之前,通过防洪排涝设施提前降低内河水位,并每半小时监测一次水情,一旦有地方出现积水,泵车就会启动排涝。(孙倩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