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法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始终坚持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江苏省法学会有力指导下,立足“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全市工作大局,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投身依法治市实践,不断繁荣法学研究、深化法治宣传、开展法津服务、加强自身建设,326篇研究成果得到党政部门的重视和采纳,为建设平安无锡、法治无锡贡献了法治智慧和法治力量。
市委书记黄钦在市委常委会第182次会议上强调,良好的法治环境是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法学会作为党委政府联系和团结广大法学法律工作的桥梁纽带,要立足职责定位,担当作为,为推动我市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突出政治引领 确保正确政治方向
市委高度重视法学会工作,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注重发挥法学会作用,在组织建设、课题研究、活动开展、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坚强领导和有力支持。6月20日,市委常委会专门听取市法学会换届筹备情况汇报。市委政法委把法学会工作纳入全市政法工作全局,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有力推动法学会工作取得繁荣发展新局面。
市法学会牢牢把握鲜明政治属性,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政治立场、强化政治担当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政治引领全市法学法律工作者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围绕服务无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促进地方立法科学民主。市法学会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科学确定研究课题、完善领导体制、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组织保障,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法治建设研究中,提升法学会党建、自身建设和法学研究水平,不断把法学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
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徐劼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是法学会工作必须始终遵循的政治原则和政治规矩,市法学会要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政治定力,切实肩负起团结引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
繁荣法学研究 推进依法治市进程
2014年,一个被称为“犯罪普查”的调研在无锡市完成。这项由市法学会组织实施的调研,旨在探寻地方性犯罪的规律和特点,探索解决社会治理矛盾困难之法。由法学会组织一个地市的“犯罪普查”,这在全国法学会系统尚属首次。
普查中,市法学会累计下发5000余份调查材料,调查分析了175000个基础数据,该课题也被江苏省法学会列为全省法治类自选重点课题。
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在无锡叠加交汇。如何进一步落实好国家战略,打造最优法治环境推进无锡高质量发展?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新征程中,市法学会有效发挥“智库”专家引领作用,深入研究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打好重大风险防控攻坚仗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先后承担多项重大课题研究,促进《关于全市政法机关进一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研究制订,助力推动重要改革在无锡落地见效。
近年来,市法学会通过向全社会公开招标、择优立项、经费资助及创办《无锡法学研究专报》、创立“市法学会网站”、创建“法治智库”、创优宣传平台等举措,有效推动我市法学研究取得累累硕果。市法学会先后承担地市级以上法学研究课题351个,编印《年度立项研究课题成果汇编》15集,获得中国法学会“完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主题征文”一等奖、“第十三届长三角法学论坛”一等奖等奖项。此外,市法学会还依托各类论坛,协助省法学会在无锡成功举办“华东六省一市暨湖南省法学会地方法学会工作论坛”,与江南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食品安全法论坛暨国际研讨会》,多次在“中国法治政府高端论坛”“长三角法学论坛”“法治江苏建设高层论坛”等高层学术交流平台,亮出“无锡”声音,展现“无锡”风采。
创新法治实践 推动成果转化运用
锡山区人民法院关于建筑物业主共有部分产生收益的归属及分配问题的判决,在施行的《物权法》没有明确规定的前提下,率先作出小区共有部分管理收益在扣除物管企业合理成本后归属全体业主享有的判决案例,被《最高人民法院公报》采用公布,并写入《民法典》。
紧扣法治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实现法学研究与改革决策的有效衔接,是市法学会推动法学研究成果转化运用的生动实践。今年6月18日,市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积极探索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促进市法院与中国人民银行无锡市中心支行签署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意见,为无锡金融稳定繁荣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至少要保证两个月看望一次,重大传统节日至少看望两次……”2013年7月,原北塘区人民法院对一起老年人赡养案当庭宣判子女必须“常回家看看”。无锡这一全国首例涉老精神赡养案例判决后,怎样考核子女看望老人的质量和效果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市法学会通过法学研究这个平台,引领法学法律工作者服务法治实践、推动成果转化进行了积极探索和丰富实践,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市第五届法学会会长袁金彪对记者说。
企业依法治理过程中存在哪些难题纠纷?大企业法务部门管理如何提升精准度?如何帮助中小企业跨越法律服务障碍?2017年8月,市行政法学研究会从企业的难点、痛点、堵点出发,指导成立江阴市企业法治工作协会。这在全国县级市层面仅此一家。同年,江阴市成为江苏唯一的“市县同权”县级集成改革试点城市,在多个领域创造出“江阴实践”,为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生动的地方样本。
2019年7月,市刑法刑诉法学研究会积极参加“民营企业司法保护研讨会”,为检察机关保障民营企业权益献计献策,研究出台的《无锡市人民检察院关于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二条意见》获得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的批示肯定。
营造法治氛围 提供更优法律服务
法律法规要落实好,就要让法律法规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坎里。市法学会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人才库”的重要作用,主动对接党政部门、学校和企业需求、民生服务,实施精准普法服务,推动形成“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中小微企业服务团”等有影响力的法律服务品牌。
2017年5月,江苏省司法厅、无锡市人民政府和红豆集团三方签署共建江苏驻柬埔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中心框架协议,共建全国首个“智慧法务研究中心”,为走出去的红豆集团等企业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
市公安局深入研究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组织实施“校园警务室”“护学岗”“校园卫士”“校车安全”等预防措施,遏制校园重大事故发生。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公安机关共排查整治校园安全隐患1900余处,排查整治校园周边治安乱点100余处,排查化解涉校矛盾纠纷45起。
市司法局、市法治文化研究会与市书法协会联合举办“法治无锡诗书画创作展示活动”“法治无锡楹联书画作品展”,开展“普法歌曲唱响校园” “快乐假期与法同行” “美好生活·德法相伴” 等普法教育活动,推出法治锡剧、法治吴歌、法治陶刻、普法桃娃等特色法治文化品牌,与无锡广播电视台合作开办《法制时空》栏目,依托“智慧城市法律服务云”平台,激发“全民参与”,传递法治正能量,让普法宣传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吴育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