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当前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传媒场景中,传媒业态和传媒生态复杂且特殊,对中国传媒业发展造成了全方位的挑战。昨天,2020年“锡报讲坛”第二讲迎来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张涛甫。张涛甫围绕“中国传媒业新业态新生态”,详细讲解了当前我国传媒业态与传媒生态、主流媒体遭遇的困境以及治理逻辑,让听众受益匪浅。
针对当下中国的传媒业态与传媒生态,张涛甫从政治、技术、市场、内容、平台、规制等六度空间版图的角度进行解读。“过去的传播环境是少数人对有限人的传播,而伴随着个体传播能动性的增强,现在的传播环境转变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他分析说,我们告别了由少数人、少数机构媒体垄断内容生产、传播的时代,由于海量主体和信息的涌现,当代传播环境被形容成一个信息与传播的“丛林”。
“丛林”有怎样的大千世界?张涛甫介绍了当今“诸侯并起”的内容生产格局:传统媒体、平台媒体、机构媒体、自媒体公众号、以抖音等为代表的“散户”等。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全面崛起,报纸、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受众面临着“收窄”的危机。如何破解主流媒体之困?张涛甫以人民日报、上海报业集团等媒体转型发展为例,认为主流媒体已经到了必须要自我革命的时刻,时代呼唤具有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一种传播媒介要想普及到5000万人,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传统主流媒体真的已经走过最好时代了吗?张涛甫认为,媒体是任何时代都需要的,未来的媒体是新媒体的时代,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打造新型媒体平台,不断获得新的受众,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如今做媒体不再是单纯的贩卖版面、时段,而是围绕人的差异化需求进行精准投送,如何精准锁定人的需求,这时‘数据’就发挥了隐形作用,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新能源。”
在任何一个媒体语境中,规制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近年来,随着传媒行业和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民间舆论场“野蛮”扩张,一些“无序化”现象频发。“媒体市场也需要治理,”张涛甫提出,要促进传媒业态良性发展就必须构建内容生产新秩序,新秩序需要满足活力、健康、平衡、价值和有序五个条件。他总结说,“无论未来媒体如何变化,‘内容+平台’永远是立足之本,为了把自己变得越来越好,包括传统媒体在内的所有媒体都要不停奔跑。”
当天,张涛甫还被聘为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城市党报研究》期刊学术顾问、锡报讲坛主讲嘉宾。
(顾庆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