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32岁的硕士学员郭健宏出现在新一期的中级育婴员培训班里,这并没有让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副主任华宇清感到新奇。“去年起,就有硕士研究生参加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育婴师培训,从这里领证的硕士育婴员已有12人。”华宇清透露,锡城月嫂市场悄然有了新变化,月嫂中高学历比重增大。已举办的364期育婴师培训班,仅3年来就培训月嫂数千人,其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近34%,本科生月嫂超10%,还有不少“90后”加入“月嫂圈”,月嫂平均年龄从5年前的45岁拉低到现在的37岁。
月嫂学历提升、年龄降低,这“一升一降”背后是啥原因?“薪资高,且自由。”当天的开班典礼上,“金牌月嫂”惠明亚坦言,不少年轻人和她一样,起初看中的是高薪。转行当住家月嫂5年了,她现在每个月工作26天,月薪1.3万多元,工资翻了4倍。
时间一长,她发现,一家六口人围着一个小生命转,不少家庭其实对月嫂的要求和期望很高。“月嫂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必不可少。”几年来,在订单空窗期,惠明亚坚持学习,除了月嫂资格证,她还拿到了产后护理、小儿推拿、催乳师等5个证书。“之前一个黄疸宝宝差点住院,我精心护理几天后转危为安,雇主都叫我惠老师,他们对月嫂专业的那份尊重和信任,让人有一种价值感。”
中高端需求逐步增加,新的市场“蛋糕”吸引着更多高学历人才加入,倒逼月嫂提高专业服务水平。“月嫂的专业度是雇主最看重的因素,尤其是‘90后’夫妻。”市妇儿活动中心相关人士介绍,现在经过系统学习和培训、有专业证书的月嫂更“吃香”。不少高学历、年轻人才“跳槽”当月嫂,则是想经过培训后去创业,成立月子中心或产后康复工作室。
月嫂培训“火”了。华宇清介绍,今年上半年,市妇联中级育婴员培训班连开四期,场场爆满,累计培训学员233人次,培训人数同比增长近21%。到底是哪些人如此看好月嫂专业技能?市妇联统计发现,锡城主动报名参加育婴师培训的人群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疫情以来的求职人员,约占73%,这类学员直奔高薪就业,想通过培训走上新岗位。另一类是“准奶奶”“准外婆”和“宝妈一族”,锡城这样的学员人数增长趋势明显,已占总培训人数的27%。趁着家里第三代还未出生,她们争相“充电”学习照顾产妇、科学喂养,更显家庭温情。
(马雪梅、见习记者 雷颖)
图为学员在育婴培训班上学习。(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