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要闻

立足持久战 保持战略定力

政治局会议传递重要信号

  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和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发展的重要信号。

  会议着眼中长期,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安排。“这体现了我们立足持久战,保持战略定力,不为短期波动所困惑,紧紧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期,积极应对新形势新挑战,从更长远、战略性、系统性的角度考虑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说。

  他认为,面对中长期问题和挑战,发挥“中国制造+中国消费”的超大规模融合优势,构建完整的内需循环体系,以国内大循环带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对于把握机遇、破解矛盾,更好掌握发展主动权具有重要意义。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针对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高瑞东分析,要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形成强大的内需市场,才能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速,抵御海外经济持续下滑影响。

  消费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专家分析,要想方设法把被抑制的消费释放出来,也要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用改革的办法更大释放消费潜力。在高瑞东看来,应以更多元化的手段刺激居民消费,扩大旅游、文化、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规模。

  针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会议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必须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继续扩大开放”“必须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实现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张占斌认为,这五个“必须”,是我国多年发展总结的宝贵经验。着眼于未来5年、15年甚至更长久的发展,中央对经济工作的思考和谋划,一以贯之,环环相扣,这正是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所在。

  “会议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体现了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注重全局观念,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董煜说。(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