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0版:再出发

转型崛起新 谱写高质量发展“强音符”

  惠山

  一如美不胜收的阳山桃花季,惠山正行走在加速崛起的“春天里”。身处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锡澄一体化发展战略等跨域规划的宏伟蓝图中,依托转型崛起之力,惠山肩负着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市前列的重任。转型崛起这个正在惠山各行各业“直播”的热词,犹如改革发展的强心剂,推动着全区发力前行。

  改革之力、创新之神,将成为惠山转型崛起的“双核动力”。惠山的发展崛起,许多年来靠的是改革的促进。无论是改革开放之初的堰桥创造的“一包三改”经验,还是近年来惠山积极探索的科技创新“一镇一院一产业”模式、率先实施的智能制造改造,都体现着惠山的改革创新精神。

  站在高位谋远方,惠山之“慧”,不负众望。作为在促进制造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被省政府通报表彰,作为无锡唯一入选省创新转型成效明显的地区,惠山区的成就有目共睹。

  “十三五”收官之年,也将迎来“十四五”开局之年,“强富美高”新惠山正展开新的画卷。位居锡澄一体的核心腹地,惠山不只是“通道”,而是极为重要的“挑夫”,把锡城与江阴以至长江南北、沪宁之间的资源串起来、用起来,协同引领高质量发展。产业升级,惠山有星光灿烂的“院士经济”,改造、融合、创新、发展,一系列举措使产业集群、人才集聚,企业迈向高端化。绿色发展,惠山践行“两山”理论,补生态短板,全力治理环境,正在逐步建起“一带、两脉、两廊、七田、多道”的生态保护格局。而城乡融合,惠山“双核双门户”规划建设已经启动,惠山新城、天一新城、城铁站区、钱桥门户等正在展现“惠山风貌”,而串珠成链的锡西乡村振兴风光带,正把美丽的田园都市彰显出来。

  惠山之今,魅力初现。惠山之明,令人期待。

  城市 管理

  “精绣”全覆盖

  106个微信群,把所有镇(街道)区的9500多商户全部加入了“朋友圈”,有什么信息、问题、警示等,一键周知。“现在哪怕是店门前的一堆垃圾没有及时清除,马上就会有人在群里提醒,然后会有城管队员上门询问,解决问题的效率提高了很多。”惠山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这是该区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个创新“镜头”,全覆盖的措施,使效果也达到了无死角。

  今年以来,惠山区紧紧围绕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年度目标任务,以“春雷行动”开篇,以“百日攻坚”续力,以优美环境合格区创建为抓手,在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的同时,扎实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各项工作,高标准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见微知著,从小处着眼,抓大不放小,提升城镇“颜值”。锡澄一体化“主线”上的明都大厦位于惠山大道88号,是天一新城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由于周边单位和商务楼集中,周围绿化带和道路经常被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占用,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堰桥街道和相关企业统一规划,投入200万元,于2019年11月开工,对范围内两块停车场地共计9000多平方米进行了全面改造,设置机动车位385个、非机动车位150个,于2020年7月开始试运行。改造后的停车场采用停车智能设备,实现了无人值守、无感支付;采用语音导航,实时将剩余车位上传至市城管平台,提高了管理的简便化,完全改变了明都大厦周边的停车秩序,为附近商户提供了便利,大大提升了西漳片区整体形象。

  这个点位,只是惠山众多“精绣”的一处。今年来,该区进一步巩固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发布城乡人居环境红黑榜,强化国省干道沿线市容市貌整治和精细化管理道路提升,坚持“控细节”,努力“做减法”,全力“出精品”,效果“群众看得见、摸得到”。

  把城市管理落到实处,要靠织密网格。随着管理和执法队伍的“双增长”,惠山全面推广“微路长制”,搭建了106个“微路长”微信工作群,覆盖116条主次干道、9500余家商户,积极构建城管-商户共治联盟,压实网格管理责任。同时依托网格多措并举,聚力优化城乡容貌。据介绍,环卫提升方面,惠山着力推进一体化综合保洁,疫情防控期间即着手环卫提升,13条一级道路、12条区管道路实施三冲洗模式。垃圾分类方面,7月1日,启动了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仪式,将开发区时代公馆、复地公园达令港作为2个市级示范点,采用智能化、四分类定时定点投放模式。公厕革命、固废处置方面新项目建设、运行有序。户外广告方面,依法拆除违法违规、影响市容和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设施和店招标牌6104处。违建整治方面,围绕“控增量、减存量”,拆除违法建设34.99万平方米,为景观提升打好基础、腾出空间。

  各方联手,共推管理精细化。“硬核”执法城警联动,开展违停执法“百日竞赛”,查处机动车违停10.7万余起,拖挪违停车辆614辆。“软核”服务靶向充分挖掘停车资源,截至7月22日,全区新增机动车泊位10595个,非机动车泊位521处,并引入6家管理公司(341人)引导车辆规范停放,全区34个公共停车场实现与市智慧停车信息管理平台对接。

  以创新推提升,惠山一直在行动。该区推行在建工地和建筑垃圾消纳场“双源头”管理,完成31个工地出入口视频探头安装并与数字城管的联网。市容整治方面,全力开展“春雷行动”,全面推行市容环卫责任书签约,执行全市首例“非接触性”执法,同时立案查处各类市容违规行为910起。该区还开展“小微执法”专项行动201次,首次尝试“匠心绣家园”直播互动,获得6万点赞,逐步构建“城管主导、志愿者参与、多方协同”的共建共享新局面。

  营商 环境

  “甜蜜”加速度

  酱排骨甜、小笼包甜、阳山水蜜桃更是甜到心里……在国内,很少有哪座城市像无锡这样喜爱甜味。今年以来,惠山又将“甜”融进营商环境,出台各种惠企实招,亮出“惠企通商加速度”营商品牌,全力营造更“甜蜜”、更有“甜头”的营商环境。

  “办事不是企业找政府,而是政府催着、帮着企业办。”针对惠山政务服务效率,无锡欧谱纳燃气轮机科技有限公司工厂筹建处副主任范子新这样说。去年11月,大连派思公司与惠山区政府签署协议,在当地投资10亿元建厂生产燃气轮机。之后,虽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但企业筹建步伐并未耽搁,3月26日交了土地款,3月27日政府就送来了不动产证、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如今第一期工程正在火热建设。对于这样的办事效率,惠山仍不满足,最近,对标先进城市以及前段时间无锡发布的优化营商环境3.0版,惠山因地制宜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微政策”,努力将政务服务水平再推上一个新台阶。

  优化营商环境3.0版的6大部分18个方面的60条具体举措一经推出,惠山区各有关部门立即展开效率、服务大比拼,“拿地即开工”“一站式保姆服务”“行政审批24小时不打烊”以及税务“网上办”等机制应运而生,深受远近客商的好评。最近,明恒混合动力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之中,项目总投资超过13亿元。“选择惠山,看中的是其‘产业生态’。”这家企业在惠山开发区的一位负责人说,“这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最全,涵盖了整车制造、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减震器、转向节等10余个关键领域,如今我们来了,又补上了柴油机混合动力变速箱这一环。”

  在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过程中,惠山逐步确立了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并依据这些产业方向制定了“招商图谱”,全面推行产业链招商。“产业链上缺什么,我们就招什么。”惠山区发改局负责人说,“这提升了无锡制造水平,也为企业营造了更优的‘产业生态’,进而让企业家在无锡投资办企能获取更多收益,尝到更多甜头。”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要以良好‘生态’吸引企业投资落户,更要以充足‘养分’滋养企业成长壮大。”惠山区委负责人表示,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输不得、输不起的竞赛。输掉了营商环境的竞赛,就输掉了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对此,惠山充满信心。

  村容 村貌

  颜值“水灵灵”

  人在绿荫行,恍如画中游。在前洲街道惠州大道田容田貌整治现场,农用房拆除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当中。道路两侧的稻田绿意盎然,宛如一块巨大的画布。今年惠山以主干道路两侧农田环境整治为重点,按照“扩稻、调菜”的总体思路,调整优化农业总体规划布局,加快推进田容田貌整治力度,不断刷新乡村“颜值”,提高田园气质。

  今年4月,惠山开展田容田貌专项整治百日行动,集中对锡西大道等主要道路、高铁及高速公路两侧500米范围内,蔬菜园区周边及区域内零散蔬菜种植地,农房翻建及农业休闲观光点周边等三类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整治。据了解,行动计划拆除种植大棚315万平方米,农用房9.3万平方米,对涉及范围内的蔬菜园区或市属蔬菜基地的种植大棚进行翻新整修和提标改造,完成“菜改稻”4800亩以上。惠山共规划建设11个田容田貌示范点,总投资1.5亿元,目标是建成在全市有特色的集农业生产、生态保护、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江南田园。目前,3个示范点已基本建成,其余8个也已全部启动建设。

  循着东西、南北两条廊道前进,堰桥长安社区长欣路地块的破旧大棚和农用房已全部拆除,480亩土地全部复耕并播种水稻;洛社正明村“水岸稻乡”锡西大道示范点以区域内河塘为中心,在两岸进行综合绿化工程建设,将打造成以水稻、油菜为主题的景观公园;玉祁黄泥坝村的香耕时节亮点工程已拆除破旧大棚75亩,正在两侧建设沿路景观绿化;阳山灵云休闲采摘园是在整治西环线中首个借助社会资本开发的休闲农庄,园内水蔬采摘区、生态养殖区、植物观赏区等各区域已全部投入使用;钱桥“醉美稍塘”项目在保持农业生产功能的基础上,将打造成集生产、观光、休闲、农事的田园综合体;石塘湾张道泾灌区原先以种植茭白为主,现全部改种水稻,实施稻虾、稻鸭综合种养项目;前洲益家康中惠大道地块占地近80亩蔬菜大棚全部拆除,水稻种植工作正在有序开展;稻香横渔地块占地500亩,已完成破旧种植大棚拆迁和土地流转回收工作,目前正在实施土地平整复垦工程……走进一个个充满生机的村落,一副美丽乡村的幸福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依托现有的自然禀赋,惠山积极探索“彩色稻田”“稻田养虾养鸭生态混养”“农耕文化体验”“采摘观光”等生态循环项目,促进“农业+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一条稻香田园、鸟语花香的锡西乡村振兴风光带,走出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惠山系”新名词解释

  双核双门户:惠山城市建设的重点。“双核”指惠山新城综合服务核和城铁枢纽核,前者为惠山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将强化高品质公共服务资源的集聚,建设锡澄联动主轴上的副中心、锡澄协同发展区的综合服务中心、创新型服务型品质宜居新城区,后者为无锡目前唯一的十字型综合枢纽,将打造成“长三角活力枢纽、无锡科创新门户、惠山都市新名片”。“双门户”指地铁西漳门户和钱桥锡西门户,前者将融入中心城区,打造综合品质最优、核心功能最强、管理水平最高的现代都市区、城市样板区、生活示范区,后者将拥抱地铁经济、城市经济,系统推进产城融合、教城一体,打造无锡产学研联动发展示范区。

  锡西乡村振兴风光带:惠山乡村振兴战略的主线。以最美乡村路为骨架,以全域旅游为依托,重点实施“织路、点景、融文、理水、美村、兴业、修田”七大行动,打造“一钩、一环、一连”最美乡村路,同步串连打造24个景点,形成“一带串七星,两径水陆游”总体格局,着力打造“诗酒桃源、锡西人家”。

  6+6:城乡环境整治中的重要道路节点改造工程项目,即惠山大道、凤翔路、惠洲路、西环线、中惠路、惠澄大道等6条重要道路两侧重点开展道路品质、绿化景观、设施配套等综合整治提升,5号桥、惠山大道与312国道交界、中惠路与惠澄大道交界、西环线与312国道交界、锡西道口、玉祁高速口等6个重要节点做到既有绿化又有小品更有品质。

  撰稿:裘培兴、马 悦

  供图:惠山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