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全省高一年级全面使用新教材,其中语文、历史和思想政治三科使用统编版教材,引人关注。各高中校在开学前均组织了学科新教材培训。日前,记者采访了我市三门学科的教研员以及老师,了解新教材“新鲜”之处以及学生和家长的应对之策。
三科新教材发生不少新变化
无锡市教科院高中语文教研员李欣荣介绍,语文统编高中教材强调真实情境下的学习,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实践性。“统编教材重视整合,一文一课和多文一课的组合形式丰富了课的内涵;单元以主题聚合,更接近真实的阅读生活;单元学习任务则整合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和梳理与探究等学习方法。”他指出,新教材增加了以家乡文化生活、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此外,新教材还强调写作的广度和实用性,除了整篇写作,读书笔记以及各应用类文体的写作得到了充分重视。
高一历史教材全套共五册,其中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下册为世界史。市教科院历史教研员许伟介绍,与2003版课标教材不同的是,《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均按通史加专题来编排,根据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根据时序的发展和空间的联系设置单元内容,中国史设10个单元29课,世界史则设9个单元23课,“这种编排体例,教学内容能得到扩充。每一单元、每一课之间都存在逻辑关系。”
思想政治新教材除了编写体系新,编写理念和知识呈现方式也有变化。市教科院政治教研员何国良和市北高级中学政治教师刘海解释,新教材注重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案例和材料,通过活动与正文相互嵌套、问题情境创设、综合探究活动设计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结合实践理解理论问题、利用理论解决实际困惑。
学习更注重提升核心素养
面对新教材的变化,教师该如何调整自身教学?学生又该如何从中收获更多?
李欣荣称,语文老师要在深入理解文本意蕴的基础上大开“脑洞”,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任务,兼顾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设计出针对每个学习任务的个性化评价量表。老师还要学会压制自己“讲”的欲望,让学生结合自己“做”的经验充分地“说”。新课程倡导的学习任务最终会成为学生今后面对复杂而真实情境时个人经验的有机组成部分,强调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和思考,勇于自我建构经验,获得自我经验成长的学习成果。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开拓完成任务所需的课程资源,甚至家长本身也可以成为课程资源,比如成为孩子的采访对象等。”他建议。
许伟认为,历史老师需要与历史教材一同改变,提升专业素养,掌握历史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拓展文化知识,学习教育科学理论知识。他建议学生关注课本中的“学习拓展”等辅助栏目,可以根据与课文紧密联系而课文中没展开的话题,查阅和补充相关史实,丰富课堂所学。家长可以在课余实践陪伴孩子利用社区历史资源开展有关党史、国史、改革开放之类的访谈,感悟历史、拓展视野。
何国良说,随着思想政治教材改变,教师也要加强议题设计,创新知识学习方式,通过教学引导学生综合系统地运用学科知识和技能,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刘海提出,学生在学习时不能照本宣科、死记硬背,要注重训练自己运用现象、数据、史实和理论知识进行论证的能力,在学习中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融通、课本情境与现实生活的融通、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融通。他建议学生多关心时事,多参加社会实践,增加生活体验。“学生可以多参加辩论会、研讨会,针对生活或时政中的热点问题进行碰撞和交流,这样有助于增强资料检索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杨涵、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