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教育周刊

家庭教育关键词

关键词:入学适应 我不想上学了

  【案例】

  丁丁在幼儿园表现很好,深受老师和小朋友欢迎,上大班时就热切盼望上小学。但上小学的第一天放学回家就萎靡不振,因为课间上厕所找不到回教室的路,上课迟到,受到老师批评。第二天上语文课时,丁丁积极举手,却回答错误,被同学哄笑。于是回家大哭大闹,摔打玩具,喊道:“再也不去上学了!”

  东东刚入学时很高兴,觉得什么都新鲜,但才过一个星期就不想上学了,哭着要回幼儿园。他诉说小学没有午睡,不吃点心,课程太多时间太长,课间休息时间短,游戏活动时间少,拼音测验成绩又不太好……

  【案例分析】

  告别熟悉的幼儿园,进入完全陌生的小学,开始正式的学习生活,对6周岁儿童而言,无异于攀登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高台阶。小学的性质、活动内容、学习方式、作息制度、行为准则、环境布置,以及教师形象等都与幼儿园大不相同。幼儿园里没有的课程、作业、测验、考试和分数、评比会形成心理压力,一些适应能力较差的新生会害怕上学。反映在生理上,有些孩子可能感到眼睛胀、颈项和手腕酸、睡眠不足、肚子饿或食欲不振致体重下降。这些身心状况被称为“入学适应不良”。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有40%的小学生入学后有学习不适应和社会适应性严重不足的问题。

  丁丁是因为在幼儿园屡受表扬,上小学第一天就受批评,心理落差太大,挫折感太强,因而产生抗拒。家长没有估计到孩子在一片赞扬声中长大而缺乏抗挫力。东东则是不习惯小学的生活、学习安排,家长没有提前做好与小学作息制度接轨的训练,帮助孩子做好入学的心理准备和生活准备。孩子采取退缩或攻击行为来对抗入学适应不良的挫折,家长对此不要表现出着急、同情,更不能迁就他几天不上学,或去学校指责老师同学。对不良行为不去过分关注,这种行为就会慢慢消退。等孩子平静后,让他回忆刚进幼儿园时有过哪些不适应,是怎么解决的,用成功的经验来鼓励他摆脱目前的困境,适应小学生活。

  【应对方略】

  一、及时判断孩子是否入学适应不良

  孩子产生入学适应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孩子自幼生活在顺境中,很少有挫折的体验、感受和意识;入学后发生的事情导致自尊心、自信心受挫;家长用“上学了,收骨头”“你不听话,我叫老师收拾你”等话语吓唬威胁孩子,导致孩子产生“学校恐惧症”。

  家长可从以下三方面判断孩子的入学适应状况:

  ⑴学业方面:学习成绩是否达到符合自己能力的水准。

  ⑵行为方面:能否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⑶人际关系和人格方面:是否友爱合群,与老师同学和睦相处。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原因,帮助孩子消除适应不良症状。一般而言,入学一两个月之内,孩子都会逐渐适应的。

  二、预防和消除入学适应不良的措施

  1.让孩子做好面对差异的心理准备

  家长要提前告诉孩子,入学后会有哪些不适应,应该怎样积极面对、承受挫折。让孩子知道,与幼儿园相比,小学要求更严格,“规矩”更多,必须遵守;很多事没做过,必须学会。小学里,老师同学都是新的,会觉得陌生,但慢慢会熟悉的;小朋友来接近你,要高兴地接受,最好能主动接近同学,结交新朋友。在学习中一定有人比你更棒,不要不服气、不开心,自己努力,向他学习,赶上他就是了。自己做得不够好,被老师批评,接受、改正,就是好学生,不必泄气难过。

  2.引导孩子爱学习、会学习

  学前教育实行保教结合,以游戏为主,少有学习负担。小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有了紧张的学习任务。家长要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以适应小学的学习。

  幼儿入学前向往上小学,并不表示有渴望知识、追求理想的自觉。家长要通俗易懂地给孩子说明为什么要上学、学习有什么用,更要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引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可以一起翻阅课本,父母发出赞叹:“哇,这课本真漂亮,你们学的内容真有趣!”放学后,让孩子说说今天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要耐心解答,或留下悬念:“以后你就会学到的。” 使孩子体验进步和成功的快乐。

  孩子刚上学时不知道该怎样完成作业,家长应给以方法指导,而不是代做,让孩子从一开始就明确自己必须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家长不要过分纠结于分数,向孩子表明态度:能考出好成绩当然好,稍差一点也没关系,只要尽力就好。

  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一入学就培养。孩子放学回来,先休息一下,解决“吃喝拉撒”,然后做作业。入学之初没有书面作业,家长要督促孩子完成口头作业。有书面作业以后,规定20—40分钟的作业时间之内不能吃喝、走动、看电视等,手中不要玩弄铅笔橡皮之类,专心写作业。如果一开始没养成好习惯,以后再要改正注意力分散、作业拖拉等坏毛病就很困难。

  可以让孩子通过做手工、拼图、下棋等活动,培养安心静坐、专心做事的习惯。要求孩子做事有始有终,能排除外界干扰,想办法克服困难,达成自己的目标,不成功或不如意时不乱发脾气。习惯养成需要反复训练,家长要有耐心恒心,坚持不懈。

  如果孩子多动难以遏制、情绪波动剧烈,或者心手眼协调特别差,可以参加心理培训,严重的应去心理咨询机构。

  入学新生处在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期——从幼儿期过渡到儿童期,从学前期过渡到学龄早期。关键期错过了无法弥补,生命不能倒流。家长在搀扶孩子登上人生第一个高台阶的同时,自己也要提升到新的高度,具有更强的责任感、更科学的期望值和评价指标。

  (本文节选自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家庭教育关键词小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