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警方周刊

“黑科技”加持 全天候守护

警务工作站让群众更具安全感

  “妈妈快看,那里有个会动的‘大白’!”近日,在滨湖万达广场,一名小女孩好奇地盯着一台印有“警察POLICE”字样的白色机器人,只见它高约1.6米,由车轮驱动,扩音器播放着安全提示,顶部摄像头不停旋转观察周围情况。

  这是市公安局滨湖分局梁溪路警务工作站启用后引进的“新伙伴”,也是无锡首个5G人工智能巡逻机器人。该警务工作站采用几何面外观,充满科技感,机舱形设计体现出现代警务、高质量发展理念和集约高效的工作方式。“警务工作站作为一个工作实体,社会面防控处突的作战单元,主要履行屯警街面、动中备勤、专业巡处、应急处突、服务群众等职责。”滨湖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余国侨介绍,滨湖公安分局在中心城区设立梁溪路、湖滨路、鸿桥路等三个警务工作站,辖区范围包括河埒、荣巷、蠡园、蠡湖等4个街道,管辖面积65.3平方公里。目前梁溪路、鸿桥路警务工作站已正式上线,湖滨路警务工作站将在本月竣工。

  聚智慧 “硬核科技”精准助实战

  除了外观上的“高大上”,新上线的警务工作站还具备丰富的科技内涵。“我们将现场地图导入设备,经过设定的机器人就可以实现自动巡逻。”梁溪路警务工作站副站长王盘勋介绍说,机器人搭载了6个高清摄像头,还具备红外温度感知功能,夜间也能开展视频巡逻。

  除了在街头巡逻的机器人,警务工作站还配备几位“新成员”:炫酷的“AR眼镜”“图传头盔”可以实现图像回传、信息采集和智能识别等功能;搭载高清变焦摄像头的警用巡逻无人机能快速网络图传,高空实时监控重大突发警情,高空喊话开展山林火灾防范宣传;水上救援机器人能提供75kg的浮力,相当于4个游泳圈,开启一键自动返航模式,可将落水者快速解救脱离危险。“通过高科技装备的加持,不仅可以让有限的警力释放出来,还能有效提高一线民警的应急处突能力。”梁溪路警务工作站站长陈一燃说。

  在警务工作站内部,“黑科技”同样很酷炫。在警用装备间,警员通过人脸识别可直接打开对应的单警装备柜和公共装备柜,装备的取用和归还皆统计在“智能仓库管理系统”中并在显示屏上公示。在综合指挥室,智能指挥系统汇聚了全区1.4万余路视频监控,系统内嵌数据研判、警情处置、视频预案、车轨回溯、防控堵截等模块,屏幕上的三维实景地图能清晰地展示小区、道路的实际情况,热力图根据人员聚集程度呈现不同的色块。“现场处警后台支撑的作战新模式,让我们处警更有底气,更具效率!”警务工作站民警徐麒麟深有感触。一旦发生警情,综合指挥室后台可通过一图通览辖区,一键实现调度全域,通过智能化信息传输系统与现场处警民警实时推送,为街面巡防警力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撑。

  强机制 “动中备勤”交满意答卷

  “警务工作站辐射范围内的5个派出所日均处警量从135起降至13.3起,每所日均处警2.7起,同比下降90.1%。”“平均出警时间从原来的12分钟下降至4.6分钟,重复报警率降低32%。”“全区道路交通事故数较上半年下降29.4%,街头路面案件发案数下降31.3%,破案率提升23.9%。”这是三个警务工作站实体运行一个月以来交出的合格答卷。

  “现在,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在社区开展基础工作。”荣巷派出所社区民警包宏杰坦言,在警务工作站成立前,派出所要承担大量的接处警任务,民警经常被临时“抓差”,现在警力紧张的情况得到明显改观,城市巡处一体化改革为基层派出所有效减负,派出所能真正回归主业夯实基础,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公安安全监管、场所管理、入户走访、交通协勤等基础管理工作,让社区民警实现从“下社区”到“在社区”的根本转变。

  警务工作站推动警格、网格、巡格“三格”融合,对警情性质进行初步研判,实行非警务类警情先期分流,案件类等警情“一警双派”、全面落实“就近处警”的工作模式,有效缩短了接警时间。对此,警务工作站民警刘会亮深有体会,“我原来是荣巷派出所的民警,现在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处警速度明显比以前快了,有时候群众很惊讶,刚报完警我们就到了。”一旦有警情,综合指挥室后台会就近指派巡格内民警、辅警前往处置,如果辅警先期到达,对于案件类等重大警情维持现场秩序,对于非紧急、非警务类警情则现场直接处置,目前,日均辅警独立处理各类简易警情6.1起。

  “我们结合辖区接处警数据、道路交通状况等因素,科学划分3个巡区、7个巡格,设定必巡线、必到点,有效缩短出警半径。”鸿桥路警务工作站站长龚静介绍,三个警务工作站均采用潮汐用警机制,科学划分高峰、平峰和低谷三个时间段,动态调整街面警力,高峰期共投放11辆警车、22辆电动车、67名警力开展车巡、步巡及交通执勤。

  屯警街面、动中备勤,科学布警有效提升了街面见警率、巡逻防控覆盖率、民警管事率和现场处置效率。8月15日晚,梁溪路警务工作站接到指令称辖区大张巷某平房存在赌博警情,正在附近巡逻的民警张笑天仅用1分钟就赶到现场控制局面,10分钟内17名增援警力陆续到达,一举抓获涉赌人员20余名,捣毁了该赌博窝点。

  优服务 闹市里的“24小时驿站”

  8月21日凌晨,有人报警称在蠡桥上有一名女子欲跳河轻生,正在附近巡防的湖滨路警务工作站民警武文琦接警后赶赴现场,在千钧一发之际抱住该女子将其救下,经现场劝导和心理疏导,女子放弃了轻生的念头。警务工作站作为社会面防控处突的作战单元,在增强社会治安管控的同时,还履行救助服务、法律咨询、交通执勤和校园守护等职责,切实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赢得了市民的广泛认可。

  “多亏了老王,不然我们两口子又要吵到半夜。”梁溪路警务工作站民警王新中在送别了一对拌嘴老夫妻后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像这样的矛盾纠纷,警务工作站每天都会接待处理好几起。遇上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情况,群众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报警求助,在日常接处警中,纠纷类警情占比36.9%,为此,警务工作站专门在站内设立家事调解工作室、配备专职调解员,通过建立民警协调+专业介入模式,对接处警过程中发现的矛盾纠纷苗头提前介入,对疑难杂症,警务工作站邀请法律工作者、心理工作者等专业人士协助调解,坚持矛盾化解不出站,纠纷处置管到底。

  “自助服务终端真方便,平时白天都在上班,没时间签注,没想到在家门口的警务工作站就办好了,真是方便!”鸿桥路警务工作站附近的居民李先生不到5分钟就通过自助服务区的证件自助申领服务终端完成了居住证签注。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警务工作站以“一网办通”的理念,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将政务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打通公安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解决群众因工作时间偏差、路途遥远等原因造成办事不便的现实难题,居民在自助服务区可办理交通违法缴罚,居住证领取、签注,出入境证件签注等业务。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