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太湖周刊

话说中国大运河、探秘运河畔一代名园

东林文化讲坛“河”你有约

  一河揽千年,文脉通古今,水与文化共流转。第二届运博会期间,围绕中国大运河与运河畔的古镇名园寄畅园,无锡市图书馆邀请清史博士、园林学者做客“梁溪大讲堂·东林文化讲坛”,为线上线下的观众带来了两场干货十足的专题讲座,带领大家共享运河之美。

  “黄金”大运河

  第二届运博会的分会场设在淮安。淮安被誉为“中国运河之都”,这离不开清江浦的开埠。清江浦对于运河全线漕运的畅通、明清时期淮安在全国中心城市地位的奠定具有重要意义。《百家讲坛》首位“80后”主讲人、清史博士唐博对此有专门研究。他介绍,清江浦,原是江苏清河码头到山阳县之间的运河名,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末期。起点在今天的扬州,终点就是今天的淮安。“没想到,这条军事运道竟成为隋炀帝大运河的基础,沟通了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使淮安成了南北水路的交通枢纽。”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面临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养活北京的百万官民和军队。华北土地贫瘠,粮食难以自给,只能仰赖江浙地区每年向北方供应粮食。由于倭寇常年为患,海运并不安全,朝廷就打算将元朝的大运河疏浚,成为沟通南北的重要运输动脉。清江浦的石码头渐成九省通衢。这样,江南运粮船队可以经由清江浦入淮河,一路向北,直达京城。运输成本大大降低,效率显著提高。于是,官府彻底放弃海运,将运河作为南粮北运的主渠道,史称“漕运”。

  由于运道的疏浚,南来北往的船只越来越多。不光是运粮的,还有做生意的、跑公务的,大多会在清江浦停下来歇歇脚。河畔的城镇渐渐因运河而兴起。运河为沿线城市带来了商业繁华,人文荟萃。以清江浦为代表,运河城市形成了“帆樯衔尾,绵延数里”的壮观景象,也留下了文化底蕴和历史印迹。唐博追本溯源,在线上带领大家触摸大运河的历史动脉,感悟大运河这条“黄金”之河为中华文明创造的丰硕财富。

  “皇气”寄畅园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研究员刘珊珊来锡登坛开讲,为我们一点点揭开寄畅园的“秘密”。寄畅园,这一坐落在无锡运河畔惠山古镇景区的一代名园,在秦家手中传承发展数百年。园中藏着几多故事?历代文人墨客为她绘写几多诗篇?皇帝又为何钟情于她?刘老师以寄畅园的历史沿革为切入点,围绕寄畅园得天独厚的山水环境、源远流长的家族文化、精彩绝伦的造园艺术,解读了江南园林深厚的文化积淀,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寄畅园由明代尚书秦金始建于1527年,后传秦瀚、秦梁、秦燿、秦德藻……改朝换代后仍未易姓,且与清代皇室颇有渊源。从刘珊珊口中我们得知,寄畅园之所以蒙乾隆垂青,除了历史悠久、传承有序外,还与康熙有关。当年康熙六次南巡,七幸寄畅园,赞叹茂林古木,园景清幽,留下了“山色溪光”“松风水月”等御书。乾隆在确定南巡游幸地时提道:“秦园在惠山之麓,圣祖尝经临驻留赐御书,朕清跸所经,自当瞻仰。”他特意强调,自己是出于对祖父的诚孝而来,并非贪恋林泉美景。

  原来,乾隆曾一游再游寄畅园,并命画师绘下寄畅园的风貌,正是为了作为将来建园的参照。如他在《御题惠山园八景诗·序》中所说,“辛未春南巡,喜其(寄畅园)幽致,携图以归,肖其意于万寿山之东麓,名曰惠山园”。今天存世有多幅乾隆时期宫廷画师的《秦园图》。图中,知鱼槛、凌虚阁、卧云堂……寄畅园步步即景,宛如一篇布局精妙的文章,铺垫、承接、铺陈、转折,并在高潮后曲终奏雅,予人无尽的艺术享受。而今的寄畅园,依然是江南最有故事的园林之一,是大运河畔的一块碧玉。(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