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保健周刊

别被认识误区影响康复进程

  医学指导: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老年康复科主任、主任医师 于海燕

  年过八旬的陈老伯今年初突发脑梗,虽然在综合性医院得到及时抢救,但还是留下一些后遗症。家属和他本人都急于恢复脑梗前的自理能力,于是加大康复训练力度,结果导致心功能不全,反而影响了康复进程。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老年康复科主任于海燕提醒,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家属切莫急于求成和期望值过高,康复应循序渐进,并以患者能基本恢复自理能力为主要目标。

  老年脑梗患者急于康复出现心衰

  陈老伯今年初突发脑梗塞,经过综合性医院积极的溶栓抗凝扩血管等抢救治疗后,意识恢复,生命体征稳定,但留有后遗症。为让一侧偏瘫肢体尽快恢复正常功能,他在家属的帮助下每天做4-6小时的康复运动。然而,因为有喝水呛咳,他不敢喝水进食,精神状态逐步衰弱,不得已来到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老年康复科。入院后,医务人员首先为他进行综合评估,发现患者有焦虑情绪,言语和吞咽障碍、运动障碍,生活无法自理,需要他人辅助,还有电解质紊乱和心功能不全问题。原来,盲目加强康复训练量,导致陈老伯的心脏超负荷工作,吞咽障碍又令他不能及时补充身体所需营养。通过对老人认知、吞咽、骨密度、肌肉等情况的全面评估,医务人员为老人制定“药物+营养+康复”的综合性康复计划。半年后,陈老伯已能生活自理。

  细数老年脑梗患者康复种种误区

  于海燕主任介绍,老年脑梗患者的认识误区还有很多。

  康复期望值高,目标设定不合理。老年人的康复目标不同于年轻人,有些患者家属一味注重肌肉力量恢复到什么程度,其实老年患者应以尽量不依赖他人,能解决生活自理为主要目标。

  注重肢体康复,却忽视营养的补充。脑梗后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训练需要营养物质的摄入,因此优质蛋白和多种微量元素的补充很重要。

  注重肢体康复,却忽视心理康复。患有脑卒中的老年人不仅有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焦虑的发病率也达60%以上,甚至还会出现谵妄等症状,所以需要心理康复的共同介入。

  注重在院康复,却忽视居家康复。有些患者认为康复一定在医院里,或者回家后就不再要康复了,这都是不对的。急性期过后,回归到家庭或养老护理机构康复也是老年康复的必经过程。

  认为康复后不会复发,故忽视三级预防。其实老年人患有一次脑梗,二次复发的概率较没有患过脑卒中的人增加3-5倍,因此一定要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监测血脂、凝血等指标,有效防止脑梗复发。(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