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为了鼓励引导在校学生“学应急安全知识、懂自救互救技能、讲防灾减灾感受”,培育学生从小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北京市日前制定《北京市“共建平安校园、共筑安全梦”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工作方案》。今后各区各学校或将聘请“校外安全辅导员”开展安全综合知识小课堂、移动安全云课堂等,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设立安全体验教室,或充分利用社会上各类综合及专业类安全教育体验场馆进行安全体验教育。(据9月10日《北京日报》)
快评:校园安全一直备受家长和全社会关注。如今生活环境千变万化,社会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家庭过多保护等,导致一些学生面对具体问题时手足无措。因此,学校、家庭、社会提供必要安全保障的同时,也要重视孩子安全知识、安全意识的培养。引入“校外安全辅导员”不仅能让学生获得多种多样的安全知识,同时还有助于提升他们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学生安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学生在校内、校外,在交通出行、日常生活、参加活动等时候都可能会面临安全威胁。因而安全教育就需要提供系统全面的安全知识。但实际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问题并没有标准的万能应对模式,需要学生因地制宜、临机应变,选择最恰当的方式解决。这绝不是仅靠聆听讲座、研读课本就能得到的。聘请“校外辅导员”,甚至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设立安全体验教室,就是为了突出安全知识的实践性,让安全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安全能力,这样危险来临时,学生才会有真正的自我保护能力。(王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