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是广东工业大学2020级新生报到的日子。13000余名新生中,“00后”男孩朱阅阳的求学故事,励志而又让人感动。
朱阅阳的父亲天生残疾,30岁时,与同是残疾人的母亲结为连理,哥哥出生不久即被诊断出患有“小儿麻痹症”,一家五口只有阅阳和弟弟身体健康。
为了偿还治病的高额费用,十几年前,父亲带着一家人从河南老家来到广州,生活过得极为艰辛。
“原来梦想真的能实现”
今年9月5日,56岁的老朱从儿子手上接过录取通知书时(上右图),不禁感慨:“我做梦也没想到我们家能够走出一个大学生来。”回顾过去的六年,老朱说:“原来梦想真的能实现。”
2014年8月31日,当时12岁的朱阅阳在路边独自乞讨(上中图)。一块小板子上面写着“家庭困难求助”几个字,前面放一个自制的折叠式的小盒子,里面已经有人投入了几张一块的纸币。
除了自己正在看的书,小盒子的旁边还摆着一本崭新的初中一年级的语文课本,这是学校刚刚发下来的新书。即将正式开学了,阅阳还是抓紧最后一天时间出来乞讨。
读书,改变家庭命运的唯一出路
当改变命运的担子都压在朱阅阳和弟弟身上时,朱阅阳很清楚,他的路注定比别人更难些。但他不怕,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得更努力些、再努力些。
小学和初中,阅阳的成绩总能稳定在班级前十,但到了高中,成绩不太稳定。他每天早上不到6点起床,晚上11点多睡觉,渐渐地,每逢月考都能进步十名左右。从原来的40名到前4名,他只花了不到半个学期的时间。
高考是很多人一生中难以磨灭的记忆。“备战”的日子里,为了锻炼身体,朱阅阳买了从小到大唯一一件“奢侈品”——一根跳绳,“跳绳简单有趣,也不占地方。”
希望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今年7月,阅阳以607的分数考上了广东工业大学。这对他来说是一个阶段的奋斗结果,他说自己是幸运的:“广工满足了我对大学的想象。”
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他心里最大的石头就是会不会因为经济困难止步于大学校门之外。9月7日,看见广工官网上有勤工俭学的信息,他立即联系了学校,想了解具体政策。
“学校绝不会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得知他的情况后,学校为他送上了500元的应急资助金和相应的防疫物资,详细介绍了如何申请勤工助学岗位以及国家助学贷款等其他学校资助政策,并鼓励他进校后勤奋学习,自强自立。
谈及未来,朱阅阳表示,首先是要学会自力更生,通过勤工助学等途径,为家庭减轻负担;他也希望能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帮助别人。另外,他还说:“我想考研。”
(来源:中国青年报、新快报)
@悠然:原来梦想真的能够实现,泪奔!
@元强:知识改变命运。
@他乡明月:感谢没有放弃努力的你!愿你在新的人生阶段,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冰块:不简单,佩服,佩服!
@刘: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