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闻

全市首个可回收物分拣中心运营

  本报讯 我市首个现代化、规模化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在惠山区建成并于近期投入运营,日分拣能力达到50吨。中心实现智慧化管理运营,可回收物和大件垃圾得到更科学的细分,为资源再利用提前做好准备。

  进入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的分拣中心车间,一台分拣作业平台前,工人将从居民小区收运回来的塑料、金属类可回收物倒入卸料口后,启动机械,输送带将这些物品输送到分拣平台,几名工人正在各自的工位上“按需选择”自己负责的品类。记者注意到,塑料瓶按照材质被细分为PET塑料瓶、PE花瓶、PE白瓶、彩丙料等不同的种类,金属被细分成杂铁、铁罐、铝罐等不同的种类。纺织类、纸类和玻璃类则不进入这条分拣线,在其他区域进行人工细分。“经过二次和多次分拣,可回收物从塑料、纸类、纺织类、金属类和玻璃瓶五类,按照再生利用的需要,被细分为近20类物料。”分拣中心车间主任刘阿龙说。

  在另一侧,是一条大件垃圾破碎作业线。工人将收运单位送来的废旧木制家具、废旧沙发等进行人工拆解后投入破碎机,经过机械破碎,这些大块头的木板、柱子变成了颗粒较为均匀的小碎块。破碎过程中产生的金属收集后送到磁选机进行再次筛选。刘阿龙说,这些破碎后的木料、筛选后的金属将按照不同的用途、属性分别进入再利用环节或处置终端。

  在分拣中心三楼的垃圾分类智慧运营管理平台,各类数据都一目了然,中心的11辆可回收物收运车目前在什么位置、车队各工作人员是否在岗等情况也都一目了然。

  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惠山区垃圾分类分拣中心投入使用后,我市生活垃圾四分类收运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补齐了可回收物收运环节的短板。据了解,各区此后都将建成相对集中的可回收物分拣中心,按资源再生利用行业的相应标准,对可回收物进行科学细分。经过科学细分后的物料,可以直接进入不同的再生资料利用企业进行再生利用。(范绪锴)